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ID:40810082

大小:3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08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1页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2页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3页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4页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一节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水稻烂秧防治技术水稻烂秧,是水稻种子、幼芽和秧苗在秧田坏死的总称。分为生理不足,催芽温度过高,烧坏种子引起。(1)烂种。指稻种未萌芽便腐烂。因种子贮藏不善,或因浸种时间不足,催芽温度过高,烧坏种子引起。(2)烂芽。指谷芽未转青即坏融会贯通。通常幼芽弯曲,渐变神色,生长停滞,幼根枯融会贯通。由于低温阴雨、深水灌溉或种芽没入泥中,缺氧窒息而死;或因种子露于土表,跷脚种根不能插入土中而萎蔫干枯。(3)青枯死苗。主要原因是低温阴雨持续时间长,冷后骤晴,温差过大,秧苗水分失调,造成脱水死苗。起初是心叶筒卷,随即其余叶片也卷成针状,

2、最后整株枯萎,秧苗成片枯死。2、侵染性烂秧(1)绵腐病。我发生于水秧田,先在幼根、幼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处,产生乳白色胶状物,接着向四周长出白色絮状物后变污绿色或褐色,受害幼芽逐渐枯死。主要由土壤真菌、绵腐菌和腐霉菌侵害。(2)立枯病。多发生在2—3叶期。心叶萎蔫呈筒状,下叶随后萎蔫筒卷,幼苗绿色枯死。也是由土壤真菌引起。水稻烂秧原因很多,其中长期低温阴雨,秧田缺氧,是引起烂秧的主要因素。低温阴雨有利土壤真菌的侵染和传播。浸种不当、秧田整地粗糙、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和秧田管理粗放等,都引起烂秧流行。防治技术:关键是改进育苗技术,改善环境条件,增强秧苗抗病力,必要时辅以药物防治。①精选

3、种子。在浸种前要做好选种和晒种,使稻种达到纯、净、键的标准,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力。②选好和整好秧田。选择在北伐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的田块,整地要求精细,做到“田平、沟深、排灌畅通、上糊下松通透好”。③改善催芽技术。④提高播种质量。⑤推广先进育秧方式。大力推广抛秧的秧盘育秧和旱插盖膜育秧技术,可有效地预防烂秧,又可提早插种育秧,抢上季节。⑥加强秧田水肥管理。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2—3叶期浅水勤灌;持续阴雨后的晴天,秧苗长势弱,不宜排干田水,以避免失水枯死。合理施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基肥,防止发酵烧根。⑦药剂防治。绵腐病引起的烂秧,要先排干田水,然

4、后施药防治。立枯病引起的烂秧可在病害初发时用药。(1)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每亩用75克,加水60公斤喷雾。(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亩用75克,加水60公斤喷雾。二、稻瘟病防治技术稻瘟病是我县水稻灾害性病害。尤其中西北部山区发生较为严重。对我县水稻生长构成很大威胁。此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当叶瘟严重发生的时全田枯死,穗颈瘟大量发生时造成大量白穗,损失很大,甚至颗粒无收。症状:1、苗瘟:指秧苗3叶期前发病,发病初期在种芽或芽鞘出现水渍状斑点,芽基变灰黑色,最后秧苗卷缩枯死。2、叶瘟:是秧苗3叶期至本田期叶片上发生病害,由于天气条件、品种抗性和生育期的不同,病斑

5、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裼点型等4种类型。3、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小点,后呈灰黑色或灰黄色,发病早时造成白穗,损失很大。发生特点:由一种真菌引起,带病稻草和带病种子是第二年发病的主要成因,引起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水稻品种、天气条件和栽培管理有关。防治技术要点:1、选用高产优质病良种,不断更替轮换品种,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2、搞好种子消毒,处理好病稻草,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防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3、掌握好防治适期,用药防治。(1)苗瘟防治:秧苗出现病斑即施药防治,消灭发病中心。(2)叶瘟防治:抓好水稻分蘖盛

6、期这个感病期用药防治。(3)穗颈瘟防治:重点保护水稻安全抽穗,如抽穗期遇上了阴雨天气,穗颈瘟即会严重流行,所以必须在破肚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药剂可选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咪酸胺稻瘟灵乳油或春雷霉素,按说明配水喷雾。三、稻纹枯病防治技术稻纹枯稻纹病双名“烂脚病”,我县各稻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胸怀大志有关研究表明;该病病斑发展到倒二叶叶鞘时,造成减产14%左右;上升到剑叶叶鞘时减产24%左右;上升到剑叶叶片时减产达40—60%,若引起倒伏,茎叶腐烂,则损失更大。是一种真菌病害,稻田土壤中越冬的菌核或病草,田守杂草上的菌核或菌丝是侵染来源。发生为害与越冬菌核的残留量、水稻品种、天气

7、条件和栽培措施有密切关系。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第二年漂浮水面的菌核萌发菌丝,侵染为害。在高湿条件下最易流行。就水稻生充期来说,分蘖后期、孕穗至抽穗期最易感病。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的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小斑,及后扩大为椭圆形或云纹状的病斑。在病斑发生数日后,肉眼可见表面和菌丝长出,结成团,先为白色,后变成萝卜籽粒大小的褐色菌核。一般从分蘖期开始发生。在病情急剧扩展时,叶鞘和叶片迅速腐烂,稻茎也同时受害,产生黄裼色病斑,病茎易折倒,严重时常见稻田大片禾苗倒状。防治技术要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