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

ID:40787763

大小:19.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_第1页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_第2页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_第3页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_第4页
资源描述: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公元前202年,刘邦逐鹿成功,登上权力的顶峰。刘邦在总结自己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过,自己的成功主要是用人得当,称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在总结失败原因时则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全不检讨个人过失,可以说至死不悟。我对刘、项的话皆不以为然。我以为,刘项之成败,与他们的出身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史记》这样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翻译成白话就是:“汉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村人,姓刘,

2、字季(老四)。父亲叫刘太公,母亲叫刘老太”。这完全是有姓无名的小人物家庭,刘季名“邦”也是发迹以后的事(我以为刘邦初起时,应该是无名无字的。因人们习惯称他刘季,相当于俗称刘四,故司马迁以季为字。古人是先名后字的,无名哪来的字?)。再看项羽,《史记》写道:“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可说是有名有姓,血统高贵,世代为将,忠良之后。这是走到哪里都不会让人小觑的大人物。当小人物刘季30多岁时还在偷鸡摸狗骗人酒钱在家吃白饭的时候

3、,大人物项羽正在跟着叔叔学书练剑研习兵法。然而,刘邦的成功恰恰得益于他曾经是个小人物。因为小人物身份卑微,处于社会底层,生活总是不如意。他不会目空一切,不会自恃清高。为了生存,他必须要坚忍,面对屈辱一笑而过。他在严酷的现实下总能保持信心,拿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勇气。这些小人物的特质,恰恰是那些大人物所不具备的。我们来对刘邦和项羽做一下比较:第一、刘邦听得进别人意见,不独断专行。人们常认为刘邦有雄才大略,是帝王之才。事实上很多时候,刘邦往往是没有什么主见的,遇事总是要“为之奈何”?他的英明决策,绝大多数来自张良、萧何、陈

4、平、郦食其、陆贾乃至周勃、樊哙之流。刘邦兵入咸阳,看到“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小人物贪财好色的本性立马暴露无遗。得樊哙、张良苦劝,指其“助纣为虐”,这才依依不舍搬出皇宫,还军霸上。到手的战利品“吃进去又吐出来”,自古以来是很少有战胜者能做得到这一点。刘邦是个泥腿子,没什么文化,对满嘴诗书礼仪的儒士一直非常反感。据说他曾经夺下儒士的帽子(儒冠)向里面撒尿,很是粗鲁无礼。陆贾是个儒士,经常劝刘邦多读点书。刘邦很不耐烦地说:“老子骑在马上打天下,哪用得着诗书?”陆贾说:“马上得天下,难道能在马上治理天下

5、吗。当年商汤周武王以武力夺取天下,又遵循常理来治理国家,文武并用,这才是治国的长久之计。假如秦国平定天下之后,施行仁义,效法圣贤,你哪有机会拥有天下?”这话很刺耳,却让刘邦“面有惭色”,于是虚心向陆贾请教治国之道。为教导刘邦,陆贾专门写了12篇政治论文,分析亡秦过失,阐述治国理念。每上奏一篇,刘邦读后都会高声喝彩,称他的文章是“新语”,也就是新思想。刘邦采用陆贾的治国理念,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西汉初期的经济发展。反观项羽,在推翻暴秦的战争中,他破军杀将,居功至伟。但是他自恃过高,视天下英才如无物,以为凭一己之武

6、力足可以荡平天下。于是韩信、陈平、范增、英布,一个个倾国之士纷纷弃他而去。楚汉对垒之际,进退维谷的项羽甚至提出要与刘邦单打独斗的愚蠢要求,成为千古笑柄。我读项羽的传记,感觉他是个孤独的英雄,没有知己,没有诤友,只有一个“奈若何”的虞姬。其二、刘邦知道小人物的需求,懂得给予。治天下说到底是管理小人物,让百姓安居乐业。刘邦做过秦的顺民,深知“父老苦秦苛法久矣”。破咸阳后,第一件事就是“悉除去秦法”,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明确“诸吏人皆案堵如故”。这些措施完全针对当时秦地的战时状况:废除苛刻的秦朝法律

7、,制止乱兵扰民,明确由地方官吏各司其职,迅速恢复社会秩序。这些战时措施很快安定了人心,为刘邦赢得了秦人的信任,也为日后收复三秦打下了群众基础。刘邦在征战过程中,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军队。天下已定,裁减军队尤其是遣散各诸侯国的军队成为当务之急。但是这件事情处理不好,遣散的士兵就会迅速成为乱兵,成为天下不稳定的因素。为此,刘邦在遣散士兵的时,为他们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各诸侯国的士兵在关中安家的免除徭役十二年,回归故乡的的免除徭役六年,并由国家出资供养一年。衣食

8、无着、被迫造反的士兵得到了政府分配的土地,成了有恒产者,谁还有闲心去扯旗造反。刘邦的做法即避免了社会动荡,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精壮劳动力。项羽则不然。作为楚国的贵族子弟,他心里燃烧着楚国和项氏家族的冲天怒火。他不安抚百姓,不遣散降兵,而是杀降、焚宫、屠城,宣泄着复仇的快感。于是天怒人怨,天下叛之。其三,刘邦从不托大,认可别人比自己强。韩信说刘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