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

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

ID:40772083

大小:2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7

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_第1页
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_第2页
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_第3页
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_第4页
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什么村民自治难有成效?现行的村民自治是国家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结果,探索中自始面临着如何发育和完善的问题。而自然村的自治则长期以来自发自为地存在,是乡村社会自我治理的有机单位。但是当两者相结合以后,从实践上来看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压制和阻碍。W县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完善制度设计,制定了越来越细致的规则规范指导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每次选举的时候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干部都要下乡主持选举工作。但是,总体上来看,村庄民主的培育和村庄的治理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发展,尤其是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村民自治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特别

2、是在税费改革以后,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联系减少,村民愈加不关心村庄的公共事务。从S村经验看,行政村自治存在实践与文本上的背离现象,这种张力带来诸多的“意外”后果。(一)在陌生人社会里推行海选,民众的分散性及投机性容易为少数政治精英所操控一般地,传统中国农村被认为是熟人社会,其社会关系以差序格局为主要特征,社会内部运行以人情和面子的方式展开。熟人社会内部是信息高度透明和共享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处于他人的视域内,也正因为如此,其内部的信任度或者说社会资本较高。但是,准确地说,熟人社会特征只是在自然村落内适合,超越了自然村则是半熟人社会甚至是陌生人社

3、会。如上文所述,行政村是建立在数个自然村基础上,但自然村之间除了行政上的联系以外,村民之间的交往并不多,村民彼此多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大部分村民也不关心自己村庄以外的事情。村民选举是在行政村范围内进行,超出熟人社会的选举加上没有建立公开透明的合理竞争机制,村庄政治精英只能动用各种资源运作权力技术。与此同时,村民对于日常生活之外的选举事件的政治效能感很低,即在大多数村民眼中何人担任村干部并无差别,如此指向村民的权力技术很轻易发挥作用。具体而言,自从农村相继实行村委会海选以来,各种拉票甚至买票贿选现象屡见不鲜,这与诸多学者对村庄民主的想象和期待大相

4、径庭。当然,这种现象在各地表现程度不一样,非利益密集型村庄的选举竞争较利益密集型村庄要平静得多。W县农村属于典型的中西部农业型村庄,除了当地政府打造的少数几个新农村示范点外,大多数村庄没有什么经济资源。然而尽管如此,村庄选举还是呈现出合纵联横的竞选模式,候选人逢选举须花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去拉票。S村现任村主任曾某从2005年开始进入村班子,干了一届副主任后被选为村主任,此人能力和口才都很一般,在担任副主任之前常年在外打工,无任何村组干部任职经历,当年突然进入村班子实际上是他弟弟在背后做了很多工作。其弟常年在县里承接工程项目,财力大社会关系也广,

5、换届之前他与村支书叶某谈判并获其支持,还亲自出面请村里的大小干部吃饭,尤其是各个村的小组长,让他们回去把关确保选票,为此花费好几万元。而与他竞选的某老干部,尽管担任干部时间长工作能力强,最终还是落选。站在村民角度,他们对村干部的拉票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不认为是严重的违规行为,落选的人只是被认为人缘关系不好或者经济条件不行。一则村民只了解本自然村的情况,其他村子的干部根本不熟,“不是我们村上的干部,我都叫不出来”。竞选村委会的干部需要在全行政村范围内获取选票,每个自然村的组长、村民代表等村庄精英人物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通过这些人可以与他们自然村

6、的老百姓建立起联系,从陌生人关系变成半熟人关系,老百姓也乐得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二则大部分的村民并不关心谁当村干部,行政村干部大多数时间都在上面跑,与他们的生活缺乏直接关联,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本自然村事务。村民有事也多倾向于找小组长,而不是去找行政村的大干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每年自然村的组长改选时,几乎是家家户户派代表参加,会议形式上可能不如村委会换届正式,但是村民代表都很认真地清账,选举新组长也是热热闹闹,总之大家参与程度比较高。(二)难以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容易形成分利的中间层在村民自治中,虽然有村务公开及财务公开,并且推

7、行村账乡管,但这还是自上而下的监督,自下而上的村民监督依然欠缺,客观上存在谋利空间。在国家自下而上汲取资源阶段,因为乡村两级组织皆超越了村庄共同体,作为税费供给方的分散化村民难以约束其自利性,出现了愈来愈难以抑制的乡村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国家转而自上而下输入资源,不论选择性惠农资源还是普惠性惠农资源,都大大增加了农村内部的资源流量。此外,农村的各种经济开发加快,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农村。村级组织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农村的新一轮资本流动中。村庄政治精英拥有相对于普通民众信息不对称优势,普通民众的民主监督也很难到位,从而形成一种以“权力”为中介的非正

8、式资源分配原则,简称为“分利秩序”。村级政治精英作为受益的中间层,将各种公共资源直接转化为私人利益或者间接服务于私人利益,从而导致公共资源大量的损耗和基层治理的内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