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

ID:40771519

大小:3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7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_第1页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_第2页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_第3页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_第4页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一、儒道兼善的文化性格中国古代文学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交叉补充,形成相反相成的文化品格。一)儒家的影响1、儒家重人伦,轻鬼神,宗教意识淡薄,(子不语怪力乱神)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中国文学同样是关注现实、非宗教神学的。作家们关注的是人世间的现实而非天国或地狱。比如杜甫“诗史”。即使像屈原、李白、苏轼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现实人生。志怪小说中的大部分作品也是现实世界的曲折反映。如《聊斋》《西游记》。2、儒家文学以诗教理论为核心,是中国文学带有强烈的道德伦理观念,注重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

2、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意志,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结人,可以抒发怨愤不平。“文以载道”1)创作上政治、社会主题占据主导地位。作家的政治热情、忧患意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非常突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位卑未敢忘忧国)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忠君爱国、惩恶扬善成为最普遍的文学题材。3)把道德评价作为评价作家和作品的首要标准。“文如其人”对关心国家兴亡、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题材作品评价较高,对脱离现实、吟风弄月、单纯追求形式美和娱乐性的作品往往给与批评。4)这一观念强调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密切联系,对于调节人伦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有一定作用;但是过于强调文学

3、与政治的关系,使得文学容易成为政治的附庸。束缚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创作个性,限制了文学的自由发展。二)道家的影响1、道家以人伦为累,主张超脱世俗,回归自然,追求超越外界的束缚和个体的绝对自由。2、推动作家形成愤世嫉俗的性格和旷达超脱的情怀。,出现了一批纵横恣肆、飘逸神奇的作家作品,促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道家的观念“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揭示了文学中“虚与实,有和无”的辩证法。形成了以虚写实,以静写动、以乐写悲,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色,留给读者艺术想象的空间。追求意在言外、弦外之音,道法自然,追求自然美,反对人为雕饰,崇尚纯真质朴,自然天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二、真挚浓郁的抒情色彩1、“诗言志,歌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都重视言志抒情。如《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史记》《聊斋志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都是抒情高手。2、大多数作品以感情表达为中心,对于外界景象给予不同程度的虚化或省略。即使有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其目的也在于抒情。所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文学体裁上,诗歌发展更早也更充分,尤以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不够成熟《孔雀东南飞》是最长的叙事诗,而欧洲却有《荷马史诗》散文成就最突出的也是抒情散文和小品;叙事性的小说和戏曲,发展都比较晚,叙事中也充满了抒

5、情,戏曲曲词更可和诗词媲美。《长亭送别》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急。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送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三、蕴藉写意的艺术风格1、含蓄蕴藉,传神写意中国文学往往不直白,而以隐晦曲折的笔法进行写意的表现,让读者自己去想象、体会作品的旨趣和意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重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中国文学追求神似,视传神为最高的艺术境界。不追求如实地再现客观对象的方

6、方面面,而是要抓住对象的特征,寻找其与创作者的契合点,以抒发作者的主观意兴,虽不形似,却能传神。这在诗歌中最为明显。小说、戏曲也有此特点。如“温酒斩华雄”3、描写客观事物时,重在写意,如山水田园诗、边塞游历、凭吊古迹,也并不热衷于客观描写,而以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手法,虚化外界景象,而寄托其心境和志趣。叙事性的戏曲写意性也很强,不求布景、道具、叙事的逼真,也不受时空的限制,而用象征性的景物器具、人物脸谱、服饰动作,运用写意手法,制造弹性时空,重在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即“意”。四、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1、收儒家中庸影响,讲求中和之美,主张文学要有节制的宣泄情感,而不能表达得过分强烈。很少

7、过于激荡的情感描写,而是含蓄委婉、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仪”《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2、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多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描写成亲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