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2-土方调配

土方2-土方调配

ID:40769295

大小:24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07

土方2-土方调配_第1页
土方2-土方调配_第2页
土方2-土方调配_第3页
土方2-土方调配_第4页
土方2-土方调配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方2-土方调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1.2工程场地平整1.3深基坑工程1.4土方的填筑与压实本章内容1土方与深基坑工程1.1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1.2工程场地平整1.3深基坑工程1.1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1.2工程场地平整1.4土方的填筑与压实1.3深基坑工程1.1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1.2工程场地平整1.3深基坑工程1.2工程场地平整1.4土方的填筑与压实1.3深基坑工程1.2工程场地平整(三)土方调配意义: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方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应使挖、填平衡,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费用最少,而且便于施工,从而可以缩短工

2、期、降低成本。工作内容:(1)划分调配区;(2)计算土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或单位土方运价,或单位土方施工费用);(3)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4)绘制土方调配图表。(1)土方调配区的划分(2)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土方施工单价)定义:平均运距就是指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距离。因此,求平均运距,需先求出每个调配区重心。方法:取场地或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分别求出各区土方的重心位置,即:式中:挖或填方调配区的重心坐标;每个方格的土方量;每个方格的重心坐标。重心求出后,则标于相应的调配区图上,然后用比例量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或按下式计算:式中:L-

3、-挖、填方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填方区的重心坐标;挖方区的重心坐标。(3)最优调配方案的确定1)原理土方的调配,仅考虑场地内的挖填平衡即可解决,这种条件的土方调配可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计算确定。我们的目的是求土方总运输量(总施工费用)最小,根据挖填平衡的原则,该问题可列出如下数学模型。目标方程:约束条件:i=1,2,……,m;j=1,2,……,n;上式中:xij—从第i挖方区运土至第j填方区的土方量(m3)cij—从第i挖方区运土至第j填方区的平均运距(km)Wi—第i挖方区的挖方量(m3)Tj—第j填方区的填方量(m3)对于此类线性规划问题,可采用计算机程序或“表上作业

4、法”解决。2)表上作业法已知某场地有四个挖方区和三个填方区,其相应的挖填土方量和各对调配区的运距如表所示。(a)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如(任取其中一个,先取),于是先确定的值,使其尽可能的大,即,此时挖方量最大值为400。由于挖方区的土方全部调到填方区,所以和都等于零。此时,将400填入格内,同时格内画上一个“×”号,然后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C22=40,便可确定同时使,此时,又将500填入格内,并在格内画上“×”号。重复上述步骤,依次确定其余Xij的数值,最后得出下表的初始调配

5、方案。(b)最优方案的判别法方法:闭回路法(假想价格系数法)和位势法——检验数≥0即可认为方案最优①首先将初始方案中有调配数方格的列出,然后按下式求出两组位势数…)和(j=1,2,…)式中:---平均运距(或单位土方运价或施工费用);--位势数。②位势数求出后,便可根据下式计算各空格的检验数:例如,本例两组位势数如表所示。先令,则:③本例各空格的检验数如表所示。如(在表中只写“+”或“—”),可不必填入数值。从表中已知,在表中出现了负的检验数,这说明初始方案不是最优方案,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c)方案的调整①在所有负检验数中选一个(一般可选最小的一个,本例中为),把

6、它所对应的变量作为调整的对象。②找出的闭回路:从出发,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前进,遇到适当的有数字的方格作90º转弯。然后依次继续前进再回到出发点,形成一条闭回路(见表)。③从空格X12出发,沿着闭回路(方向任意)一直前进,在各奇数次转角点的数字中,挑出一个最小的(本表即为500、100中选100),将它由X32调到X12方格中(即为空格中)。④将100填入X12方格中,被调出的X32为0(变为空格);同时将闭回路上其他奇数次转角上的数字都减去100,偶次转角上数字都增加100,使得填、挖方区的土方量仍然保持平衡,这样调整后,便可得表的新调配方案。对新调配方案,仍用“位势

7、法”进行检验。看其是否最优方案。若检验数中仍有负数出现那就仍按上述步骤调整,直到求得最优方案为止。表中所有检验数均为正号,故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其土方的总运输量为:Z=400×50+100×70+500×40+400×60+100×70+400×40=94000(m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