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

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

ID:40727536

大小:63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6

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1页
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2页
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3页
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4页
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九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新人教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九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1.【2012•衡阳六校联考】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2、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因此①②③正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④,答案为A。2.【2012•衡阳六校联考】6、洪秀全定都天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解析】C从材料中的“旨准颁行”“圣书”“天命诏书”“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说

3、明他以皇帝自居,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3.【2012•衡阳六校联考】7、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1850年1887年1914年1936年1949年人口数(千人)414699377636455243510789541670人均收入(元)43.635.941.2250.5134.98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

4、成立、一战爆发有关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解析】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这都是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的原因,但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无关,B项不正确。4.【2012•安徽名校模拟】6.1913年6月《民主报》载:“前次大革命之后,元气凋丧,民力疲极,并力恢复,犹虞不及,庸能再受莫大之损失乎?且社会心

5、理,莫不翘首企踵以渴望太平之隆盛,一闻变起,心惊胆裂,寝食为之不宁,较诸前次革命时,闻兵变而色然以喜者,盖大相悬绝者矣。夫人民之厌敌既如此,则尚有谁敢为戎首,轻心发难乎?发难之后,谁肯附从之乎?此我国之无二次革命之余地可知。”这段材料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人人心B.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C.袁世凯政权有广泛社会基础D.国民党迅速分化、力量涣散12【解析】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从“社会心理,莫不翘首企踵以渴望太平之隆盛”、“减小发难之后,谁肯附从”等信息可知二次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材料主要论述了自辛亥革命后“元气凋丧,民力疲极”

6、人们“莫不翘首企踵以渴望太平之隆盛”,而现在二次革命兴起“夫人民之厌敌既如此,则尚有谁敢为戎首”,反映人民对二次革命并不认同、支持,本题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没有体现。5.【2012•安徽名校模拟】7.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④“倭”指的是日本国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C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考点。

7、①正确揭示了材料中的现象产生原因,②③正确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思想变化,④“倭”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对手日本国。分析各选项,正是由于①②项原因使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对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第③项正确,战争失败后给中国的国民以极大的冲击,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惊醒,第④项正确。本题选C项。6.【2012·宁波八校联考】14.《抗日三字经》在抗日战争时期广泛流传,其文如下:“人之初,性忠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祖国,务当先……七月七,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姚子青,守宝山,一营人,只余三。……此数将,军人魂,青史上,美名存。“其中

8、“姚子青,守宝山”发生在哪次会战中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