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

ID:40720873

大小:15.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6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1页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2页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适用于中国所有针叶树木材的圆材、锯材和单板产品。  1、节子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材中产枝条部分称为节子。  A:活节:由树木的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  死节: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大部或全部脱离,质地坚硬或松软,在板材中有时脱落而形成空洞。  B:健全节:节子材质完好,系无腐朽迹象。  腐朽节:节子本身已腐朽,但并未透入树干内部,节子周围材质仍完好。  漏节:不但节子本身已经腐朽,而且深入树干内部,引起木材内部腐朽。因此漏李常成为树干内部腐朽的外部

2、特征。C:圆形节(包括椭圆形节——节子断面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不足3)节子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表现在圆材的表面和锯材的弦切面上.  条状节:在锯材的径面上呈长条状:节子纵截面的长径与短径或长度之比等于3或3以上,多由生散生节纵割而成.  掌状节:呈现在锯材的径切面上,成两相对称排列的长条状。多由轮生节纵割而成。  D:散生节:在树干上成单个地散生,这种节子最常见。  轮生节:围绕树干成轮状排列,在短距离内节子数目较多,常见于松、云杉等属的树种。  群生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子簇生在一起,在短距离内节子数目较多。  岔节:因分

3、岔的稍头与主干纵轴线成锐角,而形成。在圆材上呈极长的圆形,在锯材和单板,也呈椭圆形或长带状。  E:材面节:节子露于宽材面上(正方形即指四个纵向面上)。  材节:节子露于窄材面之上。  材棱节:节子露于边棱上。  贯通节:在相对材面或相邻材面贯通的节子。  节子对材质的影响:  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的等,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

4、程度和木材的用途而定。节子对顺纹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抗弯强度,特别是位于构件边缘的节子最明显;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与此相反,节子能提高横纹抗压和顺纹强度。  2、变色凡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的,即叫做变色。有化学变色和真菌性变色两种。  A:化学变色:伐倒木由于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反应过程而引起线红棕色,褐色或橙黄色等不正常的变色,即为化学变色。其颜色一般都比较均匀,且分布仅限于表层(深达1—5毫米),经过干燥后,即褪色变淡。但也有经水运的针叶材边材部分经快速干燥后产生黄斑的现象。  对材质的影响:化学变色对木材物理、

5、力学性质没有影响。严重时仅损害装饰材的外观。  1色:木材因真菌侵入而引起的变色即真茵变色。  2变色:边材表面由霉菌的菌丝体和孢子体侵染所形成。其颜色随孢子和菌丝颜色以及所分泌的色素而异;有蓝、绿、黑、紫、红等不同颜色。通常呈分散的斑点状或密集的薄层。  对材质的影响:霉菌只限于木材表面,干燥后易于清除,但有时在木材表面会残留污斑,因而损害木材外观,但不改变木材的强度性质。B:变色菌变色:系伐倒木边材在变色菌作用下所形成。最常见的是青变或叫青皮。其次是其他边材色斑,有橙黄色,粉红色或浅紫色,棕褐色等。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干

6、燥迟缓或缺乏保管措施所引起。  对材质的影响:变色菌的变色,一般不影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但严重青变时,对木材抗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并增强其吸水性,损害木材外观。通常这种变色不会形成腐朽。  腐朽菌变色:系朽菌侵入木材初期所形成。最常见的是红斑。有的呈浅红褐色、棕褐色或紫红色;有的也呈淡黄白色或粉红褐色等。所有破坏木材的真菌,在其开始活动时,都将引起木材的变色。心材红斑或其他色斑,多由于树木在生长期中木腐菌侵入初期所引志。边材红斑或其他色斑,则是伐倒木或锯材因保管不善导致木腐菌侵入初期所引起。  对材质的影响:腐朽初期这色的

7、木材仍保持原有的构造和硬度,其物理、力学性质基本没有变化。但有的抗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吸水性能略有增加,并损害外观。在不干燥或不适当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下,将发展成为腐朽。  3、腐朽木材由于木腐菌的侵入,逐渐改变其颜色和结构,使细胞壁受到破坏,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最后变得松软易碎,呈筛孔状或粉末状等形态,这种状态即称为腐朽。  1白腐:即白色腐朽。主要由白腐菌破坏木素,同时也能破坏纤维素所形成。受害木材多呈白色或淡黄白色或浅红褐色或暗褐色等,具有大量浅色或白色斑点,并显露出纤维状结构;其外观多似蜂窝,状如筛孔,也叫筛孔

8、状腐朽,或叫腐蚀性腐朽。白腐后期,材质松软,容易剥落。  2褐腐:即褐色腐朽。主要由褐腐菌破坏纤维素所形成。外观呈红褐色棕褐色,质脆,中间有纵横交错的块状裂隙。褐腐后期,受害木材很容易捻成粉末,所以称为粉末状腐朽,或叫破坏性腐朽。  2.1边材腐朽(外部腐朽):树木伐倒后,木腐菌自边材外表侵入所形成。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