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芳老师红利

与李芳老师红利

ID:40720845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与李芳老师红利_第1页
与李芳老师红利_第2页
与李芳老师红利_第3页
与李芳老师红利_第4页
资源描述:

《与李芳老师红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李芳老师(比较阅读:让学生经历“言意兼得”的过程)商榷李芳老师写的很好。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到十分高兴。语文是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教好语文是一种艺术,也是我的重任所在。在这我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的“言意兼得”。“言意兼得”,就是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把握言语形式的运用规律、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阅读课,还是“感悟内容情感”多,“领悟言语表达”少。一些教师虽然能关注“言意兼得”,并力求实现在阅读教学中学语言,学表达,但在课堂

2、上的表现,往往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解表达方法,或者在感悟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总结出几条写法。这样的阅读课虽然关注了“言”,但显然是教师在一味地灌输,贴标签式地植入,而学生缺少真实的经历和体验,这种缺乏过程的阅读,难免造成“言”“意”两张皮,不是真正的言意“兼”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指出师生对话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点拨。言意兼得,要关注到文本中陌生化的语言,规律性的现象。大量课例实践证明,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发现的过程,实现“言意兼得”。一、字词的比较一字一词总关情,课文中看似平常的字与词,却往往是作者独运匠心之处。

3、从字、词入手进行比较,一般要让学生经过增、删、改、换、调的比较过程,使其体会到不同字词表达的不同意思、不同情感、不同效果。如:京版实验教材第7册《五彩池》一文,这样介绍五彩池大小:“……大的面积将近70平方米,水深近3米……”而旧教材却这样写:“……大的面积不足70平方米,水深不到3米……”于是,(我们将编者的这一改动呈现出来,在比较中,有的学生这样说:“‘将近’70平方米,‘近’3米,读起来更使人感受到水池是那么‘大’,而‘不足’70平方米,‘不到’3米,读起来感觉不到水池面积特别大。”)还有的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词语,传达出的意思就不一

4、样。看来,要想表达得准确,词语的运用就必须要准确。”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与语言交流紧密结合,只有充分交流才能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敏捷性,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反过来又能使人更流利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人教版第9册《珍珠鸟》一课,我们巧妙地将第9自然段雏儿的动作描写“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与第7自然段雏儿的外形描写“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联系起来。我在《走遍天下书为侣》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思想、情感、文化等信息,如《走遍天下书为侣

5、》中的第7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灯光照着的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我让学生反复去读这句话,看学生有什么新发现?有的说:“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觉。”有的说:“每次读都有不同的问题提出来。”有的说:“每次读都会有惊喜。”还有的说:“每次都会从中明白一些什么道理或知识”等等。让学生反复去读课文,努力在文本中实现言意兼得。说到诵读教材,它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这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学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与知识的密切联系迫使我

6、们的教学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识。而根据语言学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可知,发展学生的语言非基本任务,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在上下文联系比较、揣摩用词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用“扭动”写出了雏儿的“肥”,用“挤”呼应“肥”的样子,寥寥数语让雏儿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自然领悟了其前后呼应的遣词造句技巧。再如:《聪明的华佗》一课中抓住“这样,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中的“引”字,以“换词比较”来感悟华佗的办法之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抓住“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

7、飘落了”中的“飘”字,运用删除比较体会红叶飘落之美。像这样,我们在解读教材时,在教学生成中,敏锐地抓住富有意蕴的字与词,从而使学生在比较推敲的过程中言意兼得。二、句段的比较句、段的比较材料在中高年级教材里有很多,善加利用,就会使学生在比较中对景物特点、人物特点等把握更为准确,同时对文章的描写手段、组材方式、表达效果等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达到言意双赢。京版实验教材第11册课文《鼎湖山听泉》第4自然段中,作者这样描写泉声: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

8、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李芳老师讲好,结合我自身的教学感悟和观摩名师课堂教学,让我感觉我的教学总是一门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