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

ID:40705073

大小:220.5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8-06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_第1页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_第2页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_第3页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_第4页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大纲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要求写出该诗的写作特色,我们应从全诗出发,考虑描写、抒情、修辞等表现手法。作者首句写凄凉的静夜景色,次句写扑朔迷离的

2、春夜景色,第三句写世事变迁,感慨人生,末句写酒兴已阑,黯然思家。四句分叙了四个不同的意境,都是梦中光景,都透露出作者客居他乡、仕途失意的无奈之情。从修辞上分析,该诗前后两联字字相对,对仗工巧,天衣无缝。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2.(2010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①争:怎。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赏析对比衬托手法的诗句,注意衬托包括反衬。前三句,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织,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新欢不抵旧愁多”,“旧愁”与“新欢”构成对比。此外,“新欢”反衬“新愁”,凸显两人的感情。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3.(2010年高

4、考天津卷·原文见第一节)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峡口送友人》借暮春时节,飞花飘荡,表达了主人公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思归之情;雍诗表达情感较为复杂,既有惜别的忧伤、思乡的伤感,也有对友人得以还乡的喜悦。所写景物为清新的早春,为乐景。答案:(示例1)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5、;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示例2)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一、修辞手法的考查经常考查的修辞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借代、双关、对偶等。(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岁 暮①[唐]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

6、三州已被吐蕃攻占。例1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烟尘”并非自然界中的烟尘,而是有特定含义的“战争”,这也与后文相应。“请缨”可联想到高中课本中的“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滕王阁序》),可知该词还有其暗含的意思。【答案】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技巧拨点答题步骤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解释这种修辞格在

7、诗中是怎样运用的。3.指出运用此种修辞的艺术效果。二、表现手法的考查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些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用典、衬托、对比、托物言志等。另外抑扬结合、象征也是常用的表现手法。1.抑扬结合:“抑”就是贬抑,对事物进行否定、贬低;“扬”就是褒扬,对事物进行肯定、赞赏。抑扬运用时,只强调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起衬托作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欲扬先抑,一种是欲抑先扬。2.象征: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