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90068
大小: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乡下人家》教案 北京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乡下人家》教案北京版教学内容第六单元:田园生活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认识“檐 饰 冠 捣 谐”5个生字,会写“棚 饰 冠菊 瞧率 觅 耸捣搬巢谐 眠 辛”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大丽菊、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积累优美词句。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几道风景。3、细读课文首段,感受屋前瓜架的情趣。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乡下人家的。教学难
2、点感受屋前瓜架的情趣。教学准备准备几幅乡下人家的图片;准备相关词句的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并欣赏反映乡下人家生活的图片,阅读描写乡下人家生活的文章。教学流程设计意图策略调整一、激趣导题1.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指导看图。(1)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2)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体给你什么感觉?2.导入。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l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
3、解的词语。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3.小组合作学习。(1)组员轮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小组长汇总。4.全班交流。教师导语: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情味,那就要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善于提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5.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2)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3)作者
4、是怎样通过描写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每人选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说说,再把描写这一场景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情感读给大家听听。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1)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指导点拨。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夜睡梦图)(2)小组为单位轮读一至六自然段。学生对乡
5、村的了解和大致态度,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提供了方向。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读出文字间流淌的诗情画意。教学参考资料内容:课文简说。一读课题,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本文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那觅食鸡群,那嬉水的小鸭,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夜里伴着纺织娘美妙的歌声甜蜜进入梦乡……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嗅到了浓郁的
6、泥土芬芳,听到了熟悉的蛙吵虫鸣,感受到瓜棚月下的情趣,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促膝谈心,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
7、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二是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当堂监测内容一、看拼音,写词语。 pénɡjià zhuān
8、ɡshì jīɡuānhuā qiáojiàn cuīmiánqǔdǎoyī ɡuīcháo dàlìjú hé xié xīn kǔ ( ) ( ) ( ) ( ) ( )( ) ( )( ) ( ) ( ) 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