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83170
大小:18.54 MB
页数:253页
时间:2019-08-06
《钢筋翻样实战技术讲座-ol》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钢筋翻样实战技术讲座茅洪斌2007年11月1个人简介茅洪斌Ø83年至今一直从事钢筋翻样工作Ø参与工程300余个,代表工程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科技馆…Ø主要研究方向:钢筋翻样理论与实战Ø钢筋翻样电算化倡导者!讲座提纲Ø平法规则和构造理钢筋对量论Ø钢筋软件应用经验Ø钢筋对量的基本原钢筋翻样理和方法平法原理软件应用Ø现场答疑3平平法法原原理理和节点基础竖向水平构节点构件构件造4平法解读和助读o把平法放在整个工程系统中进行参照研究。o不作纯理论研究而是结合设计、施工和预算实际解读平法。o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结构理论和规范来理解平法。5o融会贯通,对共性
2、问题与特殊问题综合分析。o从重点、疑点、难点、盲点方面进行突破。o通过讲座使人对平法的认识有个质的飞跃。o钢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交叉性学科,涉及许多领域。6现行与钢筋计算相关规范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ü《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ü《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ü《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及构造详图》系列图集03G101ü抗震规范以体系、概念、作用为主,结构规范以构件设计和具体构造为主。7相关规范规程8平
3、法图集系列9已出版平法图集o03G101-1内容柱墙梁o03G101-2内容楼梯o04G101-3内容梁板式筏基o04G101-4内容板o06G101-6内容独基、条基、桩基承台10计划出版的平法图集(xxG101-5)(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xxG101-7)(异性框架和短肢剪力墙结构)(xxG101-8)(异性柱、异性墙、异性梁、异性板)11没有纳入平法图集的内容:o人防结构和节点构造。o砌体结构和节点构造。o预应力钢筋。o市政工程。o工业建筑。o……12关于平法:1.平法是一种科学、简洁的结构设计方法,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2.平法思想来自设计、钢筋翻样和施工
4、的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使之系统化、标准化。133.平法系规范规程的应用细则延伸,是规范的具体化和细化。平法钢筋构造设计依据是混凝土等设计规范,平法处于规范的下游,平法不能脱离和突破规范。4.平法是一种参考性的方法,设计者可以有所创新,钢筋翻样也不一定要拘泥于平法。日本有许多节点构造由施工单位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中国用标准图集束缚人们的创新。145.平法远没有囊括钢筋工程全部,主要解决普遍性问题,钢筋节点构造贫乏。有许多特殊性问题和技术有待突破。6.平法并没有神秘感和深奥性,是一种新的设计制图规则和标准钢筋构造节点详图的集合。其节点构造与03G329大同小异。157、平
5、法是一种动态的技术,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8、平法的适用性很强。广泛用于设计、监理、施工、翻样和造价。9、平法不可能把所有构造、特殊构造标准化。16“平法”基本原理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17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18关联性:o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o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o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o结构设计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强构造。19相对完整性:o基础自成体系
6、,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o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梁的设计内容;o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板的设计内容;o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20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筏板或基础梁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特点: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基础同理21柱梁相互关联支座问题其实是力的传递路径问题。22钢筋锚固的原则: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或称“主锚区”),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232
7、、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24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有观点50MM);25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8、任何情况受拉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