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68553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作者:傅曼萍,杨丽萍单位:650031,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杨丽萍工作单位:650031,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摘要】回顾2008年12月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人行介入治疗的资料,通过对病人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加强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例病人阴道出血停止,无并发症发生。【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护理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大部分产后出血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当保守治疗无效时,为挽救生命,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创伤大、并发症高,尚有部分病
2、人由此丧失生育能力。近年来,介入治疗应用于临床,为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成功率高,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2008年12月,我科与延安医院介入科合作,介入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通过严密观察及护理,有效控制了病情,病人治愈出院。 1病例介绍 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人,年龄30岁~35岁,孕39周~40周,经产妇,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累计出血量1500mL~2000mL,术后给予迅速止血,宫腔纱条填塞,补充血容量,输血及抗感染等治疗,仍无法控制出血后,与延安医院介入科合作,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
3、介入治疗成功止血,术后2例病人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周,康复出院。 2介入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双侧腹股沟区及会阴部,局部麻醉下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经髂外动脉、腹主动脉至对侧的髂内动脉,通过造影或动脉内数字减影术,确定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的开口。注入造影剂,如显示造影剂外渗则提示出血部位,在电视监视下调整导管到出血的血管,用栓塞剂与稀释的造影剂混合注入出血的血管使之栓塞,栓塞后重复造影,证实血液完全中断,停止栓塞,撤出导管,拔出鞘管,加压包扎股动脉穿刺点部位,以防止出血[1]。 3护理 3.1心理护理产后大出血会威胁病人生命,病人及家属感到焦虑、恐惧,所以做好心
4、理护理非常重要。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多与病人交流,说明介入治疗属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生育能力,同时也应向病人讲清术中的危险。 3.2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评估阴道出血的时间、量、性质、颜色等,观察病人的意识、皮肤黏膜、生命体征、周围血管情况及尿量,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对穿刺部位做好皮肤准备,减少感染的机会,询问病人病史及过敏史,留置导尿管以观察尿量,可避免术中因膀胱充盈而影响栓塞效果。 3.3术后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回病房后协助平卧,穿刺点压砂袋6h,该侧肢体伸直制动6h,绝对卧床24h,做好留置尿管护理,并记录尿量。观察有无活动
5、性内出血的危险,严密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以了解栓塞后下肢循环情况,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情况及穿刺点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制动体位受压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3.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介入治疗是在血管内进行的高难度操作,可能会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子宫部位和肩部疼痛、下肢麻木、发热等,大都在1周内消除。术后控制感染是防止栓子脱落,再次大出血是引起感染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的关键,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每日测量体温4次,密切监测有无感染征象发生。介入治疗后病人卧床24h处于制动体位,观察局部皮肤组织有发生压疮的危险。24h后病
6、人开始床上活动,由于失血过多,活动无耐力,体质虚弱等,有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和跌倒的危险。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可能因为供血不足而出现腹痛,要及时了解并注意与产后宫缩痛的区别,如出现下腹疼痛,可行热敷、按摩等护理措施。 3.5出院指导手术后2周~3周是子宫动脉内的吸收性明胶海绵溶解吸收、血管疏通的时间。这段时间也应警惕再出血的发生。少数病人有手术后肌肉痛,多发生在臀部、会阴区,可给予按摩、理疗,促进血液循环以减轻疼痛。栓塞剂逐步溶解到被栓塞的血管全部疏通,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给病人讲解相关的知识,解除对预后的担忧和顾虑,产后定期复查。 4小结 产后出血往往病情危重,在抢救
7、时必须争分夺秒,产后出血病人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彻底、可重复、副反应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最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的应用避免了产妇因出血而切除子宫的局面,且栓塞所用的吸收性明胶海绵10d~20【参考文献】1]武秀菊,盛晓英.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2,8(9):544.
[2]尚爱香,张连琴,乔朋苗.产后出血伴休克8例介入治疗护理[J].郑州大学学报,2006,41(1):196.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