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舆论概念的形成

1、舆论概念的形成

ID:40665682

大小:10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5

1、舆论概念的形成_第1页
1、舆论概念的形成_第2页
1、舆论概念的形成_第3页
1、舆论概念的形成_第4页
1、舆论概念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1、舆论概念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舆论的概念毕一鸣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只有了解了对象才能深刻地理解和研究对象。什么是舆论,舆论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这是研究舆论必须要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只有搞清了这些问题,才谈得上引导舆论,利用舆论。“舆论被称为驾御民心的艺术,自古以来为统治者所重视。”进入现代社会,舆论成为国际政治话语的中心词汇,任何一个政权都不敢小视舆论的力量,舆论对现实生活的评价作用已经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舆论虽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人们对它的了解却相当模糊,一些政治人物口口声声地唠叨“舆论”,实际上却

2、干着违背舆论的事情,舆论在他们哪里成了控制公众思想的工具。因此,我们研究舆论首先从舆论的概念、特征与功能入手,然后再一步步深入。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只有循规蹈矩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大家才能相安无事,和睦相处。逾规者,要么受到法律的制裁,要么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会遭到这个文明社会的排斥。法律是一种强制的社会力量,而舆论则同样是令人畏惧的“软性”约束力,或者说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力量。我国古代舆论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和西方民主观念中的舆论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分析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异同,才能准确理解舆情与民意的实质内容,并做出恰当的评价。一

3、、我国古代的“舆论”概念“舆论”这个词,最初在中文里面出现,可能是在南北朝时候。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在做皇帝之前被封为梁公时,写过一篇表文。那篇表文就提到了“舆论”。当时,他已经掌握了齐王朝的军政大权,为了篡齐称帝,对朝廷选用官员当然要提出自己的主张。所以,他特地向齐王朝的末代皇帝(齐和帝萧宝融)上表,申述关于“选士”的道理。《梁书•武帝纪》记载着这篇表文,里面有几句说:“故前代选官,皆立选簿,应在贯鱼,自有铨次。胄籍升降,行能臧否j臧否zāngpî,或素定怀抱,或得之舆论,故得简通宾客,无事扫门。”(这表文写得很好,虽然梁武帝是

4、能文能武的皇帝,这篇表文有可能是沈约帮忙起草的)表文中的这几句,意思是说,选官要按规矩,对人员的家世、出身、才能、品行、升官或降职,可用或不可用,要么平素已经心中有数,要么从舆论中得到了对其人的评议。这样就免得想做官的人托人上门求情,难得扫门应付。这大概是现存中国古籍中“舆论”一词最早出现的一例。这里的“舆论”一词,按字书上的解释,即是“众论”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的用法差不多。但是,“众论”怎么会用上“舆”字的呢?可见这“舆”字可能就代表着某一类的社会群体。不妨从语源学的意义上再作进一步的考查。比《梁书》略早一些的《晋书•王沈传》上记载

5、着王沈的一件事。说王沈在做尚书的时候,出监豫州军事并任豫州刺史。到任后,他贴出了一张告示,征求政治改革的意见。告示上说:“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刍荛1刍荛chúnán有可录之事,负薪有廊庙之语故也。自至镇日,未闻逆耳之言,岂未明虚心,故令言者有疑。其宣下属城民士庶,若能举遗逸于林薮,黜奸佞于州国,陈长吏之可否,说百姓之所患,兴利除害,损益昭然者,给谷五百斛2斛hÚ。若达一至之言,说刺史得失,朝政宽猛,令刚柔得适者,给谷千斛。谓余不信,明如皎日。”这不但是“言者无罪”,而且是悬赏求“逆耳之言”。这就是说,无论是推荐贤才、检

6、举坏人或评论长官与朝政的得失,都可以得到奖赏。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像这样“重赏求言”的封疆大吏是非常少见的。这告示里面,说“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就很清楚地说明了,所谓“舆论”,原本是指“舆人之论”。而且,他把“舆人之论”与“诽谤之言”连类对举,似乎很容易使人想到所谓“舆论”,大概是和“诽谤”同一类的东西。而在古汉语中“诽谤”并无贬黜之意,而是从旁指责过失的意思。“谤”这个字,从言从旁,含有在旁边说话的意思。《康熙字典》引《玉篇》的解释是:“诽也,对他人道其恶也。”可见,“诽”、“谤”是同义词,原意只是指向旁人诉说对他

7、人的怨恶,本来不含贬义。《史记》中“腹诽而心谤”也是这个意思。那么,“舆人”究竟是什么人呢?据《考工记》上说:“攻木之工凡七”,“其一曰舆人,主作车床者也。”车床也就是“舆”,指车上坐人的那个像轿子样的木板车厢。后来,轿子之所以叫“肩舆”,“轿夫”叫“舆夫”,大概就因为轿子是从“舆车”演变而来的。照《考工记》的说法,“舆人”就是做“舆”的木匠。但据《左传•昭公四年》申丰对季武子讲藏冰的那一段“舆人纳之,隶人藏之”之句所注:“舆隶皆贱官”,则似乎“舆人”并非专指木匠,也指做藏冰之类苦活的“贱官”。《左传•昭公七年》中还有一段关于“人有十

8、等”的说辞,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在这“十等”人中,自“士”以下的那几等人,大概都是“劳力者”皂是管事小官(帐房),舆是随从小吏(车夫),隶是吏卒(保安、警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