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股指期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股指期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股指期货的特点很多,以下四个特点需要特别关注。 (1)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 保证金交易制度具有一定的杠杆性,投资者不需要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交易。保证金制度的杠杆效应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成倍地放大风险,在发生极端行情时,投资者的亏损额甚至有可能超过所投入的本金。 (2)股指期货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下,期货公司在每交易日收市后都要对投资者的交易及持仓情况按当日结算价进行结算,计算盈亏及相关费用,并实际进行划转。当日结算后保证金不足的
2、投资者必须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以达到保证金要求,以避免被强行平仓。 (3)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 每个股指期货合约都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投资者要么在合约到期前平仓,要么在合约到期时现金交割。 (4)股指期货的交易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股指期货交易的对象不是股票价格指数,而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的股指期货合约。在标准化的股指期货合约中,除了合约价格以外,包括标的资产、合约月份、交易时间等其它要素都是事先由交易所固定好的。需要提醒的是,合约价格是该合约到期日的远期价格,而非交易时点的即期价格。(由中金所
3、供稿)(本专栏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涉及业务规则的内容,请以正式规则为准。)股指期货最后结算日套利研究2009年12月23日10:11 来源:手机免费访问:hexun.com好文我顶(0) 投资要点: 股指期货合约一般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为保证期、现市场价格的最终收敛,最后结算价往往根据现货价格制定。临近交割,大量套利与套保头寸势必要进行大规模平仓,另外投机者也可能会通过拉台或打压指数来操纵现货市场,以影响最后结算价的确定,从而凭借期货市场的杠杆机制牟取暴利。上述市场各方参与者的行为,有可能引发市场价格与成交量在最后
4、结算发生异常波动,业内称之为“到期日效应”。 大量证据表明,海外股指期货市场存在显著的到期日效应。该效应的存在,会使得在最后结算日当天期现价格的价差明显增大,这就为最后结算日期现套利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能。 基于中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数据,对最后结算日套利机会的实证研究表明:最后结算日存在明显的套利机会,且熊市中的套利机会要高于牛市。另外,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熊市中正向套利的机会要远大于反向套利的机会,然而在牛市中,情况则刚好相反,反向套利的机会较大。 对最后结算日套利收益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沪深300指
5、数期货仿真交易最后结算日套利的利润空间不算特别大。我们认为这主要是采用仿真数据的缘故,倘若考虑了日后股指期货真实交易中,投资者在最后结算日对现货市场的操纵行为以及套期保值者的对冲平仓行为,套利收益将会相当可观。 我们建议投资者在中国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之后,应密切关注期货市场最后结算日的套利机会.对于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则应尽快开发最后结算日期现套利的程式化交易软件,一旦股指期货推出之后,便可迅速通过程式化交易获取可观的无风险利润。【来源:腾讯】(责任编辑:张焕平)跨市套利类产品分析2009年09月18日08:43 来源:我有
6、话说 查看评论(1)好文我顶(0) 一、跨市套利原理 由于存在地域和时空的差异,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期货市场上往往存在合理的价格差异。一般来说,它们彼此的比价或价差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即使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异常,但在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下,这种异常最终也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为全球跨市套利提供了可能性和机会。 跨市套利是指,在某个交易所买入(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合约,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分别在两个交易所对冲而获利。推荐阅读·白糖开始转换近弱远强了·我不明白你们为
7、什么总亏粮价若波动有应急措施 ·糖市炒作热点或轮换·中国应率先主动退出刺激政策·夏斌:是否加息要考虑三个因素·中国钢企或被迫接受100%涨幅·经济前景乐观铜锌或震荡上行·[国内期货行情] [持仓分析系统] 受到现行政策法规的制约,人们通常是用实物进口成本来衡量套利机会。当某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价差超过其进出口费用时,就存在进行跨国际市场的套利机会。进出口费用一般包括关税、增值税、报关检疫检费用、信用证开证费、运输费用、港杂费等。例如,在国内期货市场中,当美国大豆(资讯,行情)进口成本价格远低于连豆期货价格时
8、,可认为套利机会出现,即可进行买入CBOT大豆合约,同时卖出大连大豆合约的跨市套利操作。 跨市套利有三个前提:第一,期货交割标的物的品质相同或相近;第二,期货品种在两个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第三,进出口政策宽松,商品可以在两国自由流通。 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