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ID:40650352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5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第1页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第2页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第3页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第4页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为例,对其进行相应探讨。关键词: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abstract:thispapertakeresidentialareaconstructionprojectsgeologicalhazardpredictionassessmentforexample,discusseditscorresp

2、ondinginvestigates.keywords:constructionproject;geologicaldisasters;riskassessment一、评估级别的确定拟建工程项目为住宅小区新建住宅楼16栋,层数为5层,占地38408.75m2,建筑面积59207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为例,对其进行相应探讨。关键词

3、: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abstract:thispapertakeresidentialareaconstructionprojectsgeologicalhazardpredictionassessmentforexample,discusseditscorrespondinginvestigates.keywords:constructionproject;geologicaldisasters;riskassessment一、评估级别的确定拟建工程项目为住宅小区新建住宅楼16栋,层数为5层,占地38408.75m2,建筑面积59207m

4、2。拟采用天然地基、独立或条形基础,该建设项目类型属于一般建设项目(建筑规模及结构形式见表1)。建筑规模及结构形式统计表见表1评估区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地貌类型简单,地形较平坦;地层简单,岩性简单;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地质环境复杂分类和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确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二、地质环境条件1、地形地貌评估区所在位置,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地势较平坦,海拔标高50m左右,地貌类型简单,地

5、形条件简单。2、地层岩性评估区地层为白垩系义县组(k1y),被第四系(q)所覆盖。2.1、白垩系义县组(k1y)上部以火山喷出岩为主,夹有沉积岩。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砂砾岩及煤线;下部以安山岩为主,夹火山角砾岩、凝灰岩。2.2、第四系残坡积物(q3el—dl)岩性为亚粘土、粉细砂、细砂、中细砂,局部为砂砾石,结构松散,厚度为2~11m。评估区地层岩性条件较简单。3、构造与地震3.1、构造评估区所在的黑山县境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深部断裂为彰武-黑山断裂,受其影响在浅部表现为大烟沟断裂带和大虎山断裂带。评估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地层为南北走向,倾向西,倾角为

6、8~15°的单斜构造。无断裂、褶皱,构造较简单,稳定性好。3.2、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6—2001)划分确定评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于轻微地震破坏区。4、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内为第四系残坡积物(q3el—dl),岩性为亚粘土、粉细砂、细砂、中细砂,局部为砂砾石,结构松散,厚度为2~11m。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水位埋深在1.4~3.5m,富水性差。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0m3/d。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有地面蒸发、人工开采和地下径流。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5、工程地质

7、条件评估区地势平坦,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耕土、粉质粘土、安山岩。5.1、杂填土(q3):杂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杂质。松散~稍密,湿。厚度0.70~1.40m。分布在13#、15#、16#楼区域。5.2、耕土(q3):褐色、黑褐色,粉质粘土为主,含植物根系,稍密,可塑。厚度1.10~2.20m。5.3、粉质粘土(q3):黄褐色,切面规则,稍有光泽,韧性好,无摇震反应,可塑,中等压缩性;厚度0.5~2.9m。5.4、安山岩(全风化):黄褐色、红褐色,斑状交织结构,块状构造,岩性呈砂土状。按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分类属极软岩。厚度0.3~

8、5.40m。5.5、安山岩(强风化):黄褐色、红褐色,斑状交织结构,块状构造,岩性呈碎块状。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