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

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

ID:40649330

大小:21.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5

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_第1页
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_第2页
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_第3页
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_第4页
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老师给的期末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期末范围绪论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P4(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3)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2、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是什么P2(具体见P3)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三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最鲜

2、明的政治立场和特征(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P3(2)三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P2(3)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P16(4)最鲜明的特征: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

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P14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7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怎么区别开来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P29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

4、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30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什么P36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

5、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是什么(是什么样的观点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以往的旧认识论区别开来)P64和P68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在承认客体对主体决定作用的基础上,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还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

6、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6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3、真理有什么特性(比如什么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P73(1)

7、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第三章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0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

8、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99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