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47025
大小:7.6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5
《循迹避障小车答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品汇报智能循迹小车设计制作者:破坏者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鑫钱雨皎卢阳方案设计时间:2014年3月——2014年4月设计背景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劳动的机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他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的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达到的或是更高的目标。智能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智能小车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本次设计的智能车,采用ST89C52单片机作为小车的核心;利用红外传感器进行寻迹,用双L298N作为电机控制。
2、我们采用单片机STC89C52作为主控制核心,STC89C52的对当前的传感器进行查询,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对当前的环境作出判断,最后对电机作出相应的动作。单片机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场地白线,从而控制电机驱动模块,改变电机转速,达到改变方向的目的。系统框图如下:小车的总体设计地面白线传感器ST89C52电机驱动模块左电机右电机一、小车车体方案一:采用三轮式车身,前轮为万向轮,后轮为两个电机单独控制的驱动轮。但此方案使得车身较小,元器件安装的较紧密,在维护时较困难,而且当驱动轮运动偏差带来转向时,万向轮作径向运动,阻力小容易偏向,转
3、弯时容易侧翻。所以我们放弃了此方案。方案二:采用四轮式车身。和3号车相比,4号车4个都是主动轮,偏向阻力一样,且重心变化导致力矩减小,就这点看,4号比3号容易偏向。但因其为四驱,其偏差更为离散,较难偏向,走直线容易。且此方案小车体积较大,有充裕空间安放元器件,也为后续添加其他功能做好准备。但小车转向较为笨重。由于小车安装元器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选择此方案。一、小车车体四轮小车,四个直流电机。通过控制一个电机向前转,另一个电机向后转。即差分驱动从而达到转弯的目的。二、小车核心——单片机AT89C52单片机是一种低电压、高性能的CMO
4、S8位单片机,拥有8Kb存储空间,适合与许多较为复杂的控制应用。三、传感器电路设计方案1:用光敏电阻组成光敏探测器。光敏电阻的阻值可以跟随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当光线照射到白线上面时,光线发射强烈,光线照射到黑线上面时,光线发射较弱。因此光敏电阻在白线和黑线上方时,阻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将阻值的变化值经过比较器就可以输出高低电平。但是这种方案受光照影响很大,不能够稳定的工作。因此我们考虑其他更加稳定的方案。方案2:采用简易光电传感器结合外围电路探测,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且误测几率较大、易受光线环境
5、和路面介质影响。在使用过程极易出现问题,而且容易因为该部件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定。故最终未采用该方案。方案3: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制作的光电对管寻迹传感器。红外发射管发出红外线,当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白色的平面后反射,若红外接收管能接收到反射回的光线则检测出白线继而输出低电平,若接收不到发射管发出的光线则检测出黑线继而输出高电平。这样制作组装的寻迹传感器基本能够满足要求,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采用两只红外对管,分别置于小车车身前轨道的两侧,根据两只光电开关接受到白线与黑线的情况来控制小车转向来
6、调整车向,测试表明,只要合理安装好两只光电开关的位置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循迹的功能。方案二:采用三只红外对管,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小车脱离轨道时,即当置于中间的一只光电开关脱离轨道时,等待外面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的转向调整,直到中间的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现场实测表明,小车在寻迹过程中有一定的左右摇摆不定,虽然可以正确的循迹但其成本与稳定性都次与第一种方案。三、黑线检测电路设计探测路面黑线的基本原理:光线照射到路面并反射,由于黑线和白纸对光的反射系数不同,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强
7、弱来判断是否是黑线。利用这个原理,可以控制小车行走的路迹。方案一: 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此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方案二:采用功率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直流电机。线性型驱动的电路结构和原理简单,加速能力强,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H型桥式电路。用单片机控制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下,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桥式电路保证了简单的实现转速和方向的控制,电子
8、管的开关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强,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我选用了L298N。这种调速方式有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负载冲击,还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等优点。因此决定采用使用功率三极管作为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