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ID:40645219

大小:16.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_第1页
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_第2页
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_第3页
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_第4页
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防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诞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项起源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伴随着商业化的逐步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为视频监控的关键组件,智能视频分析市场正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而逐步扩大,并慢慢的形成为一个产业。特别是在国内,视频监控的智能化趋势已经日渐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诞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项起源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伴随着商业化的逐步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诞生以来,经过

2、数十年的发展,这项起源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伴随着商业化的逐步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为视频监控的关键组件,智能视频分析市场正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而逐步扩大,并慢慢的形成为一个产业。特别是在国内,视频监控的智能化趋势已经日渐明显。随着2008年22个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和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先后验收,标志着平安城市试点工作圆满结束。而城市治安监控系统作为平安城市建设、公安“科技强警”和公安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将逐渐由系统建设向运营管理阶段过渡。在系统的应用阶段,大规模系统建成后如何

3、应用?如何和公安业务紧密结合,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如何最大程度的体现系统的建设效益?为此,对视频监控智能化的要求应运而生。一、智能化势在必行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为视频监控智能化提供了绝好的机遇。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对视频中异常行为事件进行实时提取和筛选,并及时发出预警,改变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只能“监”不能“控”的被动状态,解决了事后取证难的问题,让监控变得更加主动。其相比于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更加快速的反应时间以及更加强大的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使得监控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更主动的监控:不仅仅局限于供

4、事后取证,而且能主动、实时的对视频进行分析,及时报告可疑事件的发生。更全面的监控:可实现所有接入视频的实时处理,不只限于电视墙上看到的,不遗漏任何一个可疑事件。更持续的监控:实现7*24小时的全天候监控,“机器眼”代替人眼克服了人力疲惫的局限性。更有效的监控:从大量视频中提取出有用的关键信息,只为用户提供有问题的视频。人机交互监控方式,由其实现可疑行为分析报警,用户只需要对产生告警的视频进行确认和处理。更强大的监控:功能应用多样化,逐步扩充自动识别的行为,可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二、智能视频分析技术

5、的进展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定义智能视频(IV,IntelligentVideo)源自计算机视觉(CV,ComputerVision)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Intelligent)研究的分支之一),它就是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关系,从而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达到自动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关键信息的目的,也就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IVS:intelligentvideosurveillance)。智能视频分析市场概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在

6、世界范围内逐渐出现了一些专业的IVS研究厂家,像美国的ObjectVideo、Vidient;以色列的NICE,Mate,IOImage;澳大利亚的IOmniscient等。这些厂家都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一度造成外国厂商独占国内智能视频分析市场的局面。而终究因其技术与中国国情的差异性,无法真正渗透中国市场。这一现状给国内的智能视频技术研究厂家带来挑战的同时,同样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国内逐渐出现了像文安、智安邦、飞瑞斯这样的专业智能视频分析研究厂家,相关产品也先后在平安城市以及各重点行业取得

7、突破性应用。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平安城市项目中更是不乏一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像打架斗殴检测、异常奔跑检测等行为分析功能就是特别针对城市治安监控而量身定制的功能,其对于暴力伤害、抢夺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预警已成为提高城市治安监控系统能力,加强技术防范力度的有效措施。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应用现状作为强化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一门主要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近几年一直得到业界的广泛的关注,其通过对视频内容的分析,将客户所关注的目标从监控背景中分离出来,按照目标的移动方向、速度、时间等参数和某些行为特征进行关联,

8、从而达到主动监控防御的目的。按说这一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当前治安监控系统的利用效率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实际上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所谓“叫好不叫座”。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多数能够识别的行为特征仅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场合。如目标跟踪、越界、计数、目标丢失、物体遗留等,主要应用于像看守所、监狱、博物馆、仓库、厂区、地铁站等相对固定的应用场景,而在针对社会层面的监控环境中,因监控场景的复杂和多变性导致监控的稳定性大打折扣,而以报警事件准确性为评价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