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资料

教育学考试资料

ID:40643518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5

教育学考试资料_第1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_第2页
教育学考试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教育的概念:广义—是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现代教育的特征:A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B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展;D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E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F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3、孔子教育思想有着生动、深刻的记载。如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生观,

2、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他提出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他提倡的进德修业、改过迁善、身体力行、因材施教、学习、思考、启发、问答、尊师爱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教育学建立的真正标志)5、梅伊曼与拉伊的实验教学6、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学,他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从做中学”。《民本主义与教育》7、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三部分。教师与学生是

3、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影响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桥梁。8、教师角色定位:A社会义务B教学与管理C心理定向D自我实现9、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A专业知识的发展B专业能力的发展C专业情意的发展10、教师成长的途径A专业学习B专家引领C同伴互助D个人反思11、学生的本质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12、学生的特点A主动性B未完成性C开放性D独特性E创造性13、学生发展:学生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面发生的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14、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A家庭B学校C

4、同辈群体15、教育内容:A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性的人类文化成果B是人类文化再生产的结果C具有简洁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征D是师生活动共同的客体16、教育方法:A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B选择与组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17、教育技术:主要是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教学媒体的硬件和软件。18、教育情境:广义—可以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景。狭义是指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是教学中折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19、教育情境的分类:A

5、物质情境B精神情境20、教育情境的基本要求:真、趣、新、疑、情21、教育的功能可从多重角度进行分析,但其主要的功能是教育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和教育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22、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A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B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C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D正功能与负功能23、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24、个体发展的特征:A历史性与社会性B顺序性与阶段性C相似性与差异性D现实性与潜在性25、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26、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A教育促

6、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B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C职业、身份的社会化27、教育的经济功能:A教育具有培养劳动力的功能B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C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28、教育的政治功能:A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B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29、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由此获得法律的确定与保障。30、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

7、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1、正确地认识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A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目标B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应正确认识与处理德、智、体等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C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的统一。32、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1、教育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据是:A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B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总要求C受到社会人口状况的制约,同时受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D依据本国本民族的

8、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同是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2、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A学校教育制度(学前教育、初中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B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C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D国家教育考试制度E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F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3、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4、学生的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等三个层次。5、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A学生的道德认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