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40262
大小:16.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回溯中国宝玉的8000年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溯中国宝玉的8000年传承8000年前即有玉器 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赤峰附近的兴隆洼发掘出了一个8000年前的文化聚落,和这个古老部落同时浮现出来的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玉器,这些玉器以配饰为主,可以看出当时的玉器加工已经初具形态。 考古证明,在接下来的30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玉器发展非常缓慢。 打破3000年沉寂 距今五六千年左右的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而得名,红山文化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玉器沉寂了3000年的平静。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副秘书长古方介绍说,到了距今
2、5500年的时候,玉器的发展似乎突然爆发了,人们发现,在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中间有山东大汶口,竟然都在普遍地使用玉。 红山文化出土了100多件玉器,包括工具、礼仪、饰物、动物和人物等五大类。红山玉器最具代表性、最珍贵的就是一个钩形的玉龙,它的身体蜷曲呈“C”字形,符合早期龙的形象。但是细看它的头部很像野猪的头。 在另一个墓葬里,还出现了一种叫玉猪龙的玉器,头部也有猪首的特点。 一个墓坑出土700多件玉器 良渚文化略晚于红山文化,距今大约5300年至4200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在
3、南方出现的一支重要文化。 1986年5月30日下午,考古专家在浙江余杭一个叫反山的古墓进行挖掘。接踵而至的暴雨打断了挖掘工作,直到第三天的下午,才雨过天晴。突然,在坑下作业的人员大喊了一声,原来,在挖掘出的泥土中,露出了一个带有温润光泽的绿色器物的一角。 这是一件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员很快辨认出,这是在史籍中有过记载的良渚文化的玉琮。 在这个墓坑中,一共出土了700多件玉器,有60多个种类。 玉中极品和田软玉 和田玉来自昆仑山。它产生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在距今4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
4、动中,昆仑山隆起,因地球岩石演变形成的软玉矿带被抬升到海拔4000米以上,随着岁月沧桑,风化剥蚀,一些玉石崩落山涧,随着河流来到了和田,长年被水冲刷,磨掉了原有的瑕疵,留下来的精华便是最好的玉。“冰清玉洁”的和田软玉由此成为玉石中最美丽、最珍贵的极品。但是,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里,我们并没有发现和田玉的身影。 和田玉何时来到中原 我国有几个产玉区,分别是新疆的和田、辽宁的岫岩、河南的独山、陕西的蓝田。 1976年,河南安阳发掘出了武丁妻子妇好的墓葬,这是惟一一座没有被盗掘过的商代王室墓。墓室里
5、的陪葬品异常丰富,其中的玉器更是让考古学家眼前一亮。这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好的商代玉器,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 让考古学家感到异常兴奋的是,玉器里第一次发现了来自新疆的和田玉。史书记载,在商代最繁盛的武丁时期,郡王武丁曾经和一个叫鬼方(今陕西的北部、内蒙古、蒙古共和国和贝加尔湖一带)的北方民族进行了长达3年的战争。把贝加尔湖、和田、妇好墓的玉器联系到一起,专家触摸到了战争的缘起。战争就是为了取玉。因为是宝贝,鬼方不进献或者进献得少,武丁3年就把鬼方打垮了。 国宝金缕玉衣 在河北省保定满城
6、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形似靠椅的小山丘,名叫陵山。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的墓穴。而正是在这里,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套保存完好的金缕玉衣。 这套完整的金缕玉衣堪称国宝。考古人员测算了一下,刘胜的玉衣用了2498片岫玉,约1100克金丝。据推算,制作这样一件玉衣,要花费一个玉工10余年的工夫。 汉代的葬玉之风达到顶峰,其琢玉之精美,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玉器功能走向世俗化 隋唐以后,玉器的礼制功能消失,代之以鲜明的装饰性和欣赏性,它的使用不再局限于
7、统治阶级,而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玉器的题材出现了大量的人物、花鸟以及飞天等宗教内容,并且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生活用品。 宋代厚古之风盛行,达官显贵争相收藏古玉,玉器的发展出现了仿古玉。 明清时期制玉业空前繁荣 明清时期,制玉业成为上流社会需求巨大的产业,大批的能工巧匠把中国玉器推向创新性和完美性的鼎盛时期。玉器皿大量出现,精品荟萃。 扬州曾经遍布制玉的民间作坊,有数不清的场肆和店铺专门买卖玉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和田玉,扬州工”代表着中国玉器的最高水准。山子,是清朝乾隆年间扬州玉工开创的玉雕
8、品种。山子雕是治玉技艺的最高水平,没有世代传承的经验和特殊工具,琢治巨型玉雕是根本不可能的,当时,只有扬州玉工能琢治山子雕。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就是一件山子雕。它高两米多,重达7吨。乾隆时期的玉器,做工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工艺无所不思,而且无所不达极致。 回溯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玉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当中。如今,玉已为寻常百姓所拥有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