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

ID:40639276

大小:21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5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_第1页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_第2页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_第3页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_第4页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创造“百工五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2.物质生活民俗包括、、居住、建筑以及器用等方面。3.中国的民居建筑,以最为广泛。4.中国古代的婚姻仪礼“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______和______。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12345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民俗的集体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举例说明。2.叙述“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基本情节。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4

2、.家族祭祀的功能是什么?请简要举例说明。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韩国“端午申遗”引发国人对节日民俗传统的重新审视,以“端午”为例,叙述居住地的端午习俗(至少3项,9分),在与楚地“端午”(祭屈原、划龙舟等)的比较中试述其或稳定、或变异的原因(6分),在当代条件下,传统节日是消亡,还是传承发展,请谈谈你的意见(5分)。2.从三寸金莲到高跟鞋,试分析一下中国女性对脚的审美变化和追求。(20分)答案:一、填空1.矩、规、绳、水、垂2.饮食服饰3.四合院4.请期、亲迎二、图形1.喜上眉(梅)稍2.福寿双全3.平(瓶)安如意4.莲(连)笙(生)贵子5.五福捧寿三、简答1.民俗的集体性主

3、要体现在:民俗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几乎无法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民俗的集体性不排除个人因素,即个人的创造,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民俗在流传过程中变得复杂、丰满,正是集体再加工的结果。2.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3.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

4、“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ān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ì’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赑屃(bì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

5、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民间文化当中很多建筑都有体现4.祖先祭祀,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礼俗,有人终其一生只拜祖先而不信佛也不信道,因此有学者便认为崇拜祖先是中国最普遍的宗教信仰。祭祖的最基本功能是可以满足子孙志意思慕之情,其次是可以实现子孙报本反始的回馈心意。凡人与人之间相处日久必有感情,一旦分别,便会思念;父母与子女感情更深,一旦去世,追思之情更浓。祭祀祖先的第二个功能是可以实现子孙报本反始的回馈心意,简言之就是满足报恩的心理需求。除了以上所说的功能以外,就一个家族而言,祭祖很明显的还具有振族收宗、凝聚宗族团结的功能在内;中国自古以来国即以家为基础,了解自己家的历史即能上窥国的的

6、历史,因而祭祖也具有认识家国历史、爱家爱国的功能在内。四、论述1.从传统节俗活动的内容来看,端午节最初与祛邪、除毒、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则是可以肯定无疑的。经演变,纪念屈原,成了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然后简答居住地的具体习俗阐释其稳定和变异的原因。传统节日不会消亡,只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异,传统节日有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2.三寸金莲到高跟鞋是不同时代的女性对脚的最高审美标准。三寸金莲在中国,史学界一般公认“三寸金莲”起源于五代唐朝。李后主李煜令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上挑根据王昌龄

7、《采莲曲》改编的采莲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缠足因此而得名为“金莲”。此后,宫内外女子皆起仿效,并以缠足为美,为贵,为娇,为雅。宋代的缠足气候未成气候,局限于贵族女子;元代,由于蒙古族统治者对汉人的缠足持赞赏态度,民间出现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明代是缠足的全盛;满清入关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难以停止,到康熙七年也只好罢禁。三寸金莲所显现出的窈窕,正顺应了远古歌谣中“关关雎鸠,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