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38508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国际私法多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 实践中( )完全接受反致和转致。B.奥地利D.中国台湾地区2. 经冲突规范援引某国法律作为涉外民事案件的准据法,而该国是一个多法域国家,存在区际法律冲突.各国一般采取( )方法确定准据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A.以法院地冲突规范中的连接点确定准据法B.按多法域国家的区际私法确定准据法D.法院地冲突规范专门针对多法域国家的法律适用规定了应以哪一法域的法律作为准据法3. 在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可以表现为( )。A.国内立法B.国内判例C.国际条约D.国际惯例4. 时际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 )。A.一国的冲突规范发生变化B.一国的实
2、体规范发生变化C.一国政权更替,领土发生变更,或当事人国籍、住所发生变更导致法律发生变化5. 国际私法上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对同一民事关系,相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规定B.一国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国法律的域外同时作用于同一民事关系,法律的域内效力与法律的域外效力产生冲突D.受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6. 准据法的特征包括( )。A.准据法是经冲突规范指引所援用的法律C.准据法是能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7. 我国哪些立法中规定有国际私法规范?( )A.《继承法》B.《票据法》C.《宪法》8. 以下哪些选项
3、属于双边冲突规范?( )A.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C.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D.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9. 当准据法是某个特定国家的法律时,该特定国家的法律在具体适用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被称作( )A.法律的区际冲突B.法律的人际冲突C.法律的时际冲突10. 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征包括( ).A.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既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法律冲突,也包括相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法律冲突B.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表现为三大法系之间的法律冲突C.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还表现为国际公约的效力范围
4、问题D.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所体现的各法域的权利使单一制的中国带有某些复合国的特征11. 识别可以基于以下( )原因产生.A.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赋予了不同的性质B.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划归不同的法律范畴C.与案件有关国家之间,一国法律上的概念是另一国家法律上所没有的12. 以下属于萨维尼法律关系本座说的主要观点的选项包括( )。C.每一种法律关系在逻辑上和性质上上必然与某一特定的法律制度相联系D.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承认内外国人法律地位的平等和内外法律的平等13. 我国哪些立法中规定有国际私法规范?( )A.《民法通则》B.《海商法》C
5、.《合同法》D.《民事诉讼法》14. 以下选项属于单边冲突规范的有( )。B.不动产,即使属于外国人所有,仍适用法国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15. 外国法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仍不能查明,各国采用的解决方法有( )。A.以法院地法代替应适用的外国法D.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16. 当适用外国法不当引发错误的时候,允许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国家包括( )。A.法国D.意大利17. 以下属于结果选择说的主要观点的选项包括( )。A.法院审理案件时,不应通过
6、研究管辖权来选择适用于案件的法律C.为实现公正目标,法院对可能适用的法律体系的内容不能视而不见D.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根据是否存在利益,可分为真实冲突和虚假冲突18. 物之所在地法解决与物权有关的法律冲突,具体说来,物之所在地法( )。A.决定物权客体的范围C.决定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与区分D.决定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19. 法律冲突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 )。A.静态冲突B.动态冲突20. 识别的依据是国际私法学者争论不休的问题.依何种法律进行识别,学者们的主张主要有( )。A.依法院地法识别B.依准据法识别C.用分析法学和比
7、较法的方法识别D.按不同的情况依据不同的法律进行识别1. 根据国际私法的理论,下列哪些选项可以作为当事人属人法的连接点?()A.国籍B.住所C.经常居住地2.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确立的著作权保护原则有()。A.国民待遇原则B.自动保护原则C.独立保护原则D.最低限度保护原则3. 涉外代理关系中,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适用的法律有()。A.代理关系成立地法B.代理人代理行为地法C.代理人住所地法或营业地法D.与代理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4. 物之所在地法决定()。A.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B.物权客体范围C.物权的种类和内容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