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

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

ID:40636332

大小:1.73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5

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_第1页
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_第2页
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_第3页
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_第4页
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师大附中10月月考题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师大附中2011级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A.傅斯年强调史学研究中史料的重要性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

2、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2.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踩踏)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C.秦统一后D.明清时期3.《汉书·王莽传》载:“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这说明A.圣人考察山川地理都为地方行政管理B.民风习俗是行政区划的核心依据C.地域和文化心理特征是行政区划依据 D.自然环境是行政区划的主要标准4.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

3、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5.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对西汉、唐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进行了抽样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时间地区(今山西一带)人口密度(人/km2)地区(今江浙闽一带)人口密度(人/km2)地区(今两广一带)人口密度(人/km2)西汉元始二年(公元

4、2年)太原郡13.1会稽郡12.3南海郡1.0唐代河东道23.1江南东道31.44岭南道2.71A.今江浙一带始终是中国发达地区 B.人口密度全面反映劳动力集中程度   C.从汉到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较快D.人口密度值能衡量出社会发展速度 6.《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此时期黄河安流最可能的原因是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B.北方胡人

5、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7.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雠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经历了A.春秋国家分裂 B.东汉末年三国鼎立C.中唐安史之乱 D.北宋亡于女真政权8.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这一倾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 D.商品经济发展 9.

6、《元史·高鸣传》记载: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A.行中书省   B.尚书省C.中书省   D.门下省10.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自然之蹊迳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他强调创作要追求 A.布局构图的精妙 B.畅神写意的原则 C.遵循自然的法则 D.绘画技法的创新 11.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

7、的现象。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一些村镇   C.大量的原棉被投入市场 D.出现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城市12.黄仁宇曾评价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他所评价的是 A.孔子“克己服礼”的思想 B.董仲舒“天人合一”的主张   C.朱熹“格物致知”的主张   D.李贽 “非圣无法”“革故鼎新”论1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

8、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社会形态转变B.政权更替加快C.民族矛盾尖锐D.文化类型迥异14.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这反映出满洲贵族统治者已接受儒家文化中的A.克已服礼的主张B.为政以德的思想C.以民为本的思想 D.天下为公的主张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