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典型题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典型题

ID:40620880

大小:19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5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典型题_第1页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典型题_第2页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典型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典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典型习题1、班级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注射器进行探究实验,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甲同学用较大的力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这表明;乙同学迅速用力向外拉活塞,发现水面冒气泡了,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第1题图第2题图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豆豆:我们这里的天空中经常飘舞着雪花,这是物态变化中的凝固现象吧B.丁丁:呵呵,这么冷的天气,分子的热运动都得停止了,所以这里

2、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C.丁丁:呵呵,我们嘴里呼出了好多“白气”,这“白气”就是传说中的水蒸气吧D.豆豆:我听人说啊,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3、在下列四幅图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B、阳光照射,企鹅变暖用炉子烧水时水温升高C、D、气球喷气,球壁变凉铁锅热得烫手4、科考人员在野外过夜时,通常会点燃一堆篝火,加热食物、温暖身体….这是利用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小文发现篝火对面的同学身体弯曲变形,这是因为。造成的。5、每到夏收季节,高淳农村大量农作物秸秆在田间被随意焚烧,如图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极易引发

3、火灾等.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出利用秸秆生产的节能环保型燃料--秆浆煤.若燃烧秆浆煤(热值为2.4×107J/kg),使50kg、20℃的水温度升高到80℃.则,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J。若秆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有30%被水吸收,需要完全燃烧kg的秆浆煤.6、天然气在我市广泛使用,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完全燃烧0.05m3天然气可以放出J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温下5kg的水温度上升℃[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7、下列关于“海陆风”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

4、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B.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C.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缘故38、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上吹来,而晚上的风从陆地上吹去,这叫海陆风.陆风和海风只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图中与说明相符合的是(  )9、如图所示,对流导致了夏季海岸的微风,有时吹向海岸,有时吹向陆地.请你用学过了的物理知识分析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形成过程.1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

5、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11、小王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1)如果小王用燃气灶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若小王烧水用的燃气灶使用的是热值为4.2×107J/kg的煤气,且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

6、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0%,那么把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实际消耗的煤气为多少千克?(3)为了节约能源,小王对燃气灶进行了改进,使燃气灶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若小王在同样的条件下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可比原来节省0.04kg的煤气,则现在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为多少?3参考答案1、分子之间有斥力向外拉活塞,使里面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到室温,水沸腾2、D3、C4、热传递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折射5、6、2×106407、A8、B9、在夏季的白天,太阳照射下海岸和海水同时吸收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温度上升慢海岸

7、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陆风.晚上则相反,微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海风.10、D11、(1)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1.68×106J的热量.(2)需要消耗0.2kg的天然气.(3)现在燃气灶的热效率为2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