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615230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5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倒计时复习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倒计时复习计划石坡镇中心小学魏婷 一、总复习教学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实际,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
2、到“会学”的转化。 二、总复习主要内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
3、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总复习安排 (一)数和数的运算、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
4、效率,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四)、量的计量 1、整理量的计量
5、知识结构,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 (五)、几何初步知识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 (六)、简单的统计 1、求平均数的方法,复习中位数,众数的概
6、念.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五、复习措施 1.在复习分块章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上进行记忆。比如:
7、基础概念、法则、性质、公式这类。在课堂上在系统复习中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时防止学生机械地背诵;但是对于计量单位要求学生在记忆时,比较相对的单位,理顺关系。 2.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紧抓学生的能力。 (1)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面,重地在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既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又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简便方法计算。利用自习与课后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2)在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上,多利用实物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习题类型的衍射性指导学生学习; (3)应用题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