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97185
大小:4.7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4
《产品介绍资料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司产品介绍目录一、产品介绍二、产品机理、原理、功能三、产品安装方法及步骤1:汽油车辆安装方法及步骤2:柴油车辆安装方法及步骤3:燃气车辆安装方法及步骤四、案例五、注意事项一、产品介绍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是在没有改变汽车发动机任何控制和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成功地把催化燃烧技术应用到汽车发动机里,在发动机燃烧室内“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充分燃烧的催化环境,改善了发动机的燃烧模式,提升了发动机性能,实现了节能、减排、增加动力、清洁积碳、及保养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的目的。该产品安装方便,实用性非常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催化燃烧技术,适用于汽油、柴油、LPG等内燃机。汽油版QB-2柴油版
2、CQB-T二、产品机理、原理、功能机理:催化燃烧原理:当产品内装的核心通过发动机受热和振动后,产生岀活性催化气体,随着真空管吸力(负压)吸入气缸內参与混合气体的催化燃烧,使之燃烧彻底,达到高效净化尾气排放之根本。功能:催化混合气体,加剧氧化反应,提高燃烧火焰传播速度,增强燃烧值,使之燃烧彻底,前置式净化污染气体排放,在清理积碳、增强动力、节省能源、激活三元催化器都有显著效果。产品全过程使用安全无毒、无二次污染、无放射性、耐高温、安装简便、无损伤及改变发动机任何部件。汽车前置多元催化器主要由铝合金圆筒和催化母粒组成:从稀土里面提炼出某些有燃烧催化功能的贵金属元素,用特定的配方
3、、特殊的生产工艺,制造出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催化元素的催化母粒,并把催化母粒封装在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铝合金圆筒里。该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保单号:)!事实证明:从稀土里面提炼出来的某些贵金属元素和其他的一些物质元素对燃烧(氧化反应)过程都有很好的促进(催化)作用,可以使燃烧(氧化反应)更加迅速和彻底。汽车前置多元催化系统就是利用催化作用这一特性,用一个非常简单可行、安全可靠的系统模式,把催化元素连续、稳定、有效地输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并可以渗透到燃烧室周边的金属表面,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催化工作表面),在燃烧室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催化燃烧环境,
4、使进入燃烧室里的燃料和空气在催化元素的作用下燃烧(氧化反应)得更加充分,燃料的能量利用率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清洁燃烧),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动力的效果。实验证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周边区域温度比较低,最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的产物(CO和HC)。如果有催化元素的作用,就能非常有效地促进燃烧过程,会大大地减小不完全燃烧的产物(CO和HC)。这一效果是目前所有内燃机机械和控制设计改进都无法替代的。所以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是科学的,其节能、减排、提升动力的效果是可以与原发动机任何机构叠加的。汽车前置多元催化系统的实用效果在标准的台架测试和严谨的道路试验中得到验证使用寿命长:产品安装后,其有效
5、寿命可以达到15万公里以上(有产品系列)。燃烧室对比效果图1.没有催化元素的2.有催化元素的三、产品安装方法及步骤汽油车辆安装方法及步骤1:在现代的汽车发动机中,进气管道(歧管)上都会有不同的真空输出接口,用于连接其他辅助机构,多元催化器的真空源的首选是连接碳罐(电磁阀)的真空接口作真空源。2:正确选择真空源,真空源的校验,用真空表来测量验证,节气门处在怠速状态,真空度应该是在0.050-0.072(MPa)范围,真空源选择正确安装连接三通。3:三通连接好后,正确判断安装产品支架位置,多元催化器及支架可选择安装在发动机的上方,(最好不低于进气真空连接口),要注意不要碰到前盖
6、板,安装螺柱可借用发动机附近的其它现有的连接螺柱,把支架及催化器固紧就可以了,最后把真空管连接上。4、流量的校验,可以用空气流量计测量到空气的流量,一般空气流量为3L/min-4L/min,请安装人员在安装完毕后参照汽车发动机的排量作最后的检验,更换进气量孔。柴油车辆安装方法及步骤一:内循环(闭环)安装利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压力把催化元素输送到进气管歧管,这种闭环结构可适用于大多数柴油机汽车。1:进气管接头的安装汽车发动机上,在涡轮增压器与中冷箱之间的链接软管上,靠近涡轮增压端,选取最好的进气压力位置,开孔安装产品接头(方形接头);在中冷箱与发动机之间的进气歧管上,在靠近发
7、动机进气总管处选择出气口,开孔安装出气接头(平头),有备用螺丝口的选择铁出气连接头。2:多元催化器及支架的安装位置利用车上的原来具有的螺孔(或螺栓),把催化器用支架固定在发动机(或车身)上;要考虑催化器的高度(相对产品出气口一般不要低于出气连接头口)。3:产品安装后流量的校验安装产品后,用空气流量计测量进气流量,在发动机转速在1000-2000转,流量在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