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86532
大小:38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4
《东方骄子高中地理2013年地理二十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年级导学案学科地理编号制作人邢洪伟备课时间备课组长刘裕晖主任审核学生姓名使用时间检测学案读图1和图2,回答第1、2题。1.图1为“庐山景观图”,判断庐山多云雾的原因是①临近江河湖泊,水汽充足②气旋、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沛③山中多沟壑涧谷,水汽不易扩散④地面温度较低,气流下沉显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图2为几种山地成因示意图,其中与庐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3,回答第3—5题。3.关于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半年有凌汛现象B.夏半年水量较丰富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4.关于甲、
2、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B.甲区域对流层厚度大于乙区域C.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D.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5.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河流沿岸人口稠密,城市众多B.两河流沿岸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发达C.甲河流通航条件优越,沿岸工业发达D.乙河流沿岸开发历史悠久,灌溉农业发达读图4,回答6、7题。6.设图中横坐标为1—12月,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B.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C.若图中
3、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D.若图中曲线表示某河流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B.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D.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7.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B.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
4、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D.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区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5,回答第8、9题。3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成功一点点。高三年级导学案学科地理编号制作人邢洪伟备课时间备课组长刘裕晖主任审核学生姓名使用时间8.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欧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平原比山区多9.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D.④制造业发达
5、,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读图6,回答第10、11题。10.关于a点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B.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C.旅游资源类型单一D.人口增长属“三低”模式11.关于b、c两点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b地区地质灾害频发,c地区常受台风侵袭B.b地区为板块生长边界,c地区为板块消亡边界C.b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c地区石油资源丰富D.b地区交通以水运为主,c地区交通以海运为主36.(36分)读陕北地区图(图9)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8分)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
6、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6分) 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3)简述陕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10分)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4)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泺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7、6分)陕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包括:长城文化、黄河、草原、黄土梁峁、淤地坝、土窑洞、信天游、革命纪念地等。随着陕北地区铁路、高速公路、飞机场的陆续建成,旅游业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区之一。(5)概括陕北地区成为重要旅游地的优势条件。(6分)37.(26分)钢铁工业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重工业发展仍然缓慢。“1919年全国生铁产量为41万吨,1921年的钢产量达到7.68万吨,成为1935年以前中国钢产量的高峰。”(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到1949年,生铁产量下降到25.2万吨,钢产量也只有15.8万吨
8、。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