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

ID:40580288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_第1页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_第2页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_第3页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其中张军钊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在广西厂率先举起大旗,一发冲天。而后陈凯歌接连拍出《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田壮壮拍出《猎场扎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吴子牛呈上了《喋血黑谷》(1984年)、《晚钟》(1988年),1989年张艺谋捧出了让国内外观众、评论界集体大惊失色的处女作《红高粱》,至此,第五代的影片告一

2、段落。而徐克、许鞍华、严浩这些受过国外专业电影教育,五十年代移民潮后在本地出生的新生代,七十年代末正值承接上一代电影人权利交接的时刻。再加上当时社会渐趋富裕,对娱乐事业(当时电影为香港人重要的消闲娱乐方法)的需求大量增加,遂出现了一大群电影人得以从较新、较符合社会现实的角度去拍摄电影。许鞍华的《投奔怒海》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她大学时比较文学和英国文学的底蕴帮助她更好地把握历史感,理解人物性格,从英国学电影归来,经过电视实践,有丰富的阅历,对这种严肃社会题材驾轻就熟,故影片看起来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而且负载深重社会、历史责任感。第五代”年轻电影人

3、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正如陈凯歌所说:“所有的一切,都与创作者的经历与感受分不开的。十年忧愤,四载攻读,而后一泻而出,能不令‘六宫粉黛无颜色’?”“感于先而后工于形,今古佳作无别”(陈凯歌《秦国人》《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

4、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第五代”影片也以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体意识去观照且独特表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理思辨角度来揭示社会变化的历史渊源,剖析陈腐的传统理念,展现民族的生动气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正如陈凯歌所言:“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难以用言语一丝一缕地表述清楚。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

5、,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我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使这种信念和情感得以抒发”(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4年第15期理论界与实践“共谋”是两种电影活动得以燎原的必要条件。“新浪潮”这一标签的出现,是由香港影评人将电影圈的现象加以整理分析得出。“‘新浪潮电影’与‘新浪潮电影评论’本身才塑造成‘香港电影新浪潮现象’”⑦。1978年8月18日,香港电影杂志《大特写》刊出题为《香港电影新浪潮——向传统挑战的革命者》指出新浪潮导演“冲劲、勇于尝试、创新和接受新事物”,为新浪潮导演们营造了良

6、好的舆论环境,建立了一种新的对电影的传释,一种新的电影言说,其本身就含有一种符号意志——提供空间去传递迅息,挑战社会上既定的言说。  当时的大陆评论界也在不遗余力地分析、呵护中国电影的希望,正如吕晓明所说(《关于黄建新的断想》《电影新作》1996年第5期):“所谓的电影流派的构成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被构成——按照新闻效应或理论发现的需要被命名和宣传。其实,某个群体之被称为流派和浪潮,与其说是建立在导演们的观念兴趣、风格习惯或题材倾向趋同的基础上,不如说是由他们同此前的某种艺术传统或创作稳态的‘同仇敌忾’而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专业电影

7、杂志连续发表大量关于“第五代”导演及影片风格的理论探讨文章,“第五代”如“幽灵”穿越中国银幕,蜚声世界影坛,评论者功不可没。而现在所谓“第六代”的低迷状态,与他们本身的素质有关,也与理论界的沉默与不认同密不可分。此时香港理论界也面临同样问题,不复当年电影评论的“黄金时期”。  而冷峻的电影表现方式是新浪潮和第五代异曲同工之妙处。主题多义性和强烈个人性质的倾向愈发明显,影片里有温暖的理解和爱,也有深深的悲凉,但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内敛,不着痕迹。冷静观照的结果是间离效果的生成。而第五代影片里客观冷峻的表达俯拾即是。从《黄土地》到《孩子王》,陈凯歌的每

8、一部作品都似一个冷静的民族寓言,寻根意识、个体与整体关系、反传统文化固有模式……理性反思元素覆盖着浓烈情感。黄建新的《黑炮事件》(1985年)更是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