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549529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审计课程考试大纲范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件编号:HLWY/QC-03-620-09版本/修改状态:B/0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审计》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审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主干或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审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程序方法。重点阐述了我国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理论与方法,兼顾了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有关内容。突出了我国依法审计和独立审计的两条根本原则。该课程的最新发展不仅广泛地吸收了现代中外审计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和完善审计理论体系;而且在总结和借鉴的
2、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作法。二、考试目标本课程可参考由秦荣生编著的《审计学》教材,同时参考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课程将旨在考核应试者是否掌握有关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否应用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审计实际问题。特别注意的是应试者不仅要懂得审计的理论与方法,更重要是懂得会计的理论和实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题方式:闭卷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如有答题卡,请注明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
3、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二)答题时间:90分钟(三)基本题型一、单选,共20分,10小题,每题2分;二、多选,共20分,10小题,每题2分;三、判断,共10分,5小题,每题2分;第4页共4页文件编号:HLWY/QC-03-620-09版本/修改状态:B/0四、简答题,共25分,5小题,每题5分;五、综合题,共25分,2小题,每题分不等。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第1章总论考察范围:我国审计历史发展的六个阶段及其特征;了解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的过程;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理解和熟记
4、审计的概念和属性、审计的目标和对象、审计的职能和作用。考核要求:明确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第2章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考察范围:了解审计按不同标志进行的多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审计的不同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选用;掌握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重点掌握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以及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程序、方法、计算和适用范围;理解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特别是民间审计的审计程序。考核要求:重点掌握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以及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程序、
5、方法、计算和适用范围;理解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特别是民间审计的审计程序。第3章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考察范围:了解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以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了解内部审计机构及其特征、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和国际内部机构;了解民间审计组织及人员、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和职权和西方国家民间审计组织;理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考核要求:重点掌握民间审计组织及人员、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和职权和西方国家民间审计组织;理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第4章审计准则和审计
6、依据考察范围:掌握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以及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掌握审计依据的含义、审计依据的种类以及审计依据的特点等内容;理解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考核要求:重点掌握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的基本理论。第5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划考察范围:第4页共4页文件编号:HLWY/QC-03-620-09版本/修改状态:B/0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审计证据的分类,掌握审计证据收集和审计证据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作用、以及内容和格式;掌握审计工作底
7、稿编制的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掌握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和保管的理论和方法。考核要求:明确掌握审计证据收集和审计证据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考察范围:理解审计计划的作用、审计计划的内容、审计计划的编制和审核;掌握重要性的定义、适用范围和重要性的运用,掌握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弄清弄懂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掌握评估固有风险应考虑的因素,掌握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和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等问题。考核要求:明确掌握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
8、估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弄清弄懂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7章内部控制系统及其评审考察范围:理解内部控制系统的含义、内部控制系统的种类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内容等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系统描述的三种基本方法,即文字表述法、调查表法和流程图法;理解并掌握评审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水平的内容和方法。考核要求:重点掌握评审内部控制系统健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水平的内容和方法。第8章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考察范围:了解不同的受托经济责任与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