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96464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论现代撑竿跳高技术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依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现代撑竿跳高技术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依据1.前言任何运动技术都必须服从一定的科学原理,视运动项目的不同,这些原理既有生物学方面的(如生物力学和生理学),也有其它学科的(如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与器材有关的材料学等)。在这些原理中,某些原理既是技术动作设计与修正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对这些带有全局性影响的原理的综合性认识和专业化提炼,往往就构成了某一运动技术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依据。现代撑竿跳高技术是以使用玻璃纤维撑竿为标志的。回顾其4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撑竿跳高技术的每一种改良都透露着人们在认识方面的理性结晶,而世界级选手日臻完善
2、的技术表现也无不印证了“遵循规律”的强劲作用。然而,由于撑竿跳高运动过程长、技术环节多,人——竿相互作用,所涉及的原理相对复杂且交互联系,所以,当面对技术上的革新与发展时,人们的着眼点往往容易聚焦在对现象的描述、解释或模仿上,而缺乏对其产生依据的深刻探究,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对撑竿跳高项目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导致了理论上的仁智不一,同时在实践工作中也会造成某种程度的以偏概全或者是盲目追随。鉴此,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撑竿跳高技术领域的有关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梳理,进而概括性地揭示出现代撑竿跳高技术形成与发展的基本依据,并进行相应的阐明。不难预料,
3、这一工作的完成,不仅会促进人们对于撑竿跳高运动的规律性认识,同时对于运动实践过程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撑竿跳高运动水平停滞不前的今天。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访问法,并对有关结果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方面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和归纳论证。3.分析与讨论3.1充分利用玻璃纤维撑竿优越的物理性能截止于1994年布勃卡越过6.14米,男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较之金属竿时期共提高了1.32米,究其主要原因,运动器械的变化当属首要,即采用了先进的玻璃纤维撑竿。玻璃纤维撑竿最大的物理特性是在跳跃时可以产生大幅度的弯曲,这种弯曲具
4、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可以有效地缩短人——竿的转动半径,有材料表明,世界优秀选手的弯竿量(竿弦缩短量)可达1.50米甚至更多,即竿弦长度可以缩短30%左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竿弦缩短无疑有益于竖竿,这就是使用玻璃纤维撑竿后,运动员的握竿高度普遍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表一)。其二撑竿弯曲时产生了强大的弹性力量,随着撑竿的反弹,这种力量推动人体快速向上运动,从而促进了腾越高度的增加(表一)。由于握竿高度和腾越高度是撑竿跳高运动成绩的解构性参数,这两个指标的增加无疑意味着运动水平的提高。目前,对于撑竿弯曲有益于提高握竿高度的观点无甚争议,但在弹性力量对于腾越高
5、度的贡献和作用方面,却存在着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即普遍认为是玻璃纤维撑竿强大的弹性力量促使运动员在离竿后获得了较大的腾飞高度,从而使整个腾越高度得以增加。但事实却不然,我国两名成绩为5.40米的优秀选手的平均腾飞高度值只有0.06米,而莫斯科奥运会前六名运动员的平均腾飞高度也不过为0.08米,均仅占整个腾越高度的8%,这说明即令是使用玻璃纤维撑竿,运动员腾越高度的增加也并不主要依赖于推离撑竿后身体重心的腾飞高度。既然运动员没有大的腾飞,那么玻璃纤维撑竿弯曲时所产生的强大的弹性力量又作用到哪里去了?表一玻璃纤维撑竿与金属竿时期有关数据比较表(米)成绩握竿高
6、度(含穴斗0.20米)腾越高度金属竿时期美国最优秀四人(平均)4.774.300.67布勃卡6.015.131.08加陶林6.024.951.27塔拉索夫5.805.100.90维涅隆5.914.961.15平均5.9355.0351.10比较+1.16+0.735+0.43撑竿跳高的腾越高度主要由两个分量所构成,即推离撑竿瞬间身体重心距上握点的高度(H1)和推离撑竿后身体重心的腾飞高度(H2)。H1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姿势,良好身体姿势的标志是人体在推离撑竿瞬间基本形成“单臂倒立”的支撑状态,这种“倒立”的程度与伸展转体阶段身体的“倒体”程度直接相关。撑
7、竿跳高的竿上动作要经过从悬垂到支撑的转换,即人体重心必须从握点之下转移到握点之上。早年使用金属撑竿时,这一运动过程主要是靠双臂的拉引来完成,在大力拉引时,下手臂必然要有一定的支撑,这样上体就很难充分后倒并靠近撑竿,所以难以形成良好的“倒悬垂”姿势,进而影响了推竿时身体的倒立程度,即身体极易向前方抛出。而使用玻璃纤维撑竿则不然,由于撑竿的反弹力量远远大于手臂的拉引力量,所以在伸展转体过程中,就不需要双手的刻意拉引,取而代之的是下手臂弯曲贴近撑竿,以保证“倒体”的充分实现,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主要注意控制身体的运动方向(向上),即尽量促使身体从“L”向“I
8、”的姿势转换,以求获得大的H1高度。换言之:现代撑竿跳高技术伸展转体时身体向上运动的主要动力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