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ID:40479071

大小:5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3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_第1页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_第2页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_第3页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_第4页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肖力”是怎样走上神坛的?作者:园丁来源:南方周末来源日期:1999-2-12本站发布时间:2003-7-13阅读量:1004次◇背景1967年1月,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跨进了第二个年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联名发表的元旦社论提出:“1967年,将是无产阶级联合其他革命群众,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的一年。”1月4日,上海《文汇报》的造反派与上海及外地驻沪造反派联合,夺了《文汇报》的领导权,接管了报社。5日,《解放日报》的领导权,也被夺到了造反派手中。随后,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直接策划

2、指挥下,1月6日,造反派组织召开了“彻底打倒陈丕显、曹荻秋为首的上海市委大会”,公开打出夺权的旗号,掀起了波及全国的所谓“一月革命风暴”。1月4日的北京,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第三副组长、“全军文化革命小组”组长的刘志坚,被林彪、江青一伙抛了出来,罪名是“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军队的代表”。“全军文革”由此改组,成立了新的“全军文化革命小组”,江青担任了顾问。与此同时,林彪任命“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关锋为总政治部副主任,接管了刘志坚在总政的工作。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解放军报社发生了旨在夺权的“1·13

3、事件”。1月13日的凌晨,以肖力为首的“革命造反突击队”,在军报贴出了题为《解放军报向何处去?》的大字报,引发了军报的夺权风暴。稍后人们才知道,肖力即李讷,是毛泽东和江青结婚后生下的惟一女儿,时年26岁,到解放军报社任记者还不满3个月。◇李讷为什么叫肖力,她是怎么到军报来的?肖力的本名叫李讷。由李讷的名字改为肖力,则是始于“文革”初期。李讷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正赶上红卫兵大串联,她同当年的许多年轻学生一样,戴上红卫兵袖章也经常外出串联。江青对此很不放心,曾派戚本禹带军报一男一女两名年轻记者,扮成北京大学的红卫兵外出寻找。在那浩浩荡荡的

4、大串连的人海中,要把李讷找回谈何容易。到了1966年9月下旬,江青和陈伯达就亲自出面交代,要把李讷安排到解放军报工作。时任代总长的杨成武和解放军报的代理总编辑胡痴到钓鱼台领受的任务。三十多年之后,胡痴同志回忆:那是1966年9月下旬的一个中午,杨成武代总长给我打来电话,说江青通知,要我俩下午3时到钓鱼台15号楼陈伯达处,去接受一个任务。我们分别按时到达那里,江青、陈伯达已在等候。江青讲了很多,大意是:请你们来,是想把我女儿李讷送到军队去,交给你们负责,让她到军报锻炼锻炼,并说主席也同意。她还说:这孩子刚出大学门不久,她学的是历史,肯用脑子

5、,也能写点东西,我看比林豆豆(林彪的女儿——作者注)要强些。你们放心,她在政治上是跟我们走的。她的缺点是看问题有些片面,有点固执,要多帮助她。可是江青又说,对她不要抓得太紧、管得太严,要发挥她的主动性。她又叮嘱,为了保密,给她改名肖力,你俩知道就行啦,否则,她的活动和安全都会有问题。接着,陈伯达说了些捧场的话,杨成武对李讷到军队来表示欢迎,我当然也同意。但我提出军报归总政管,此事应该通知总政肖华主任和刘志坚副主任。江青说,那就由杨代总长转告吧。离开钓鱼台回来的时候,杨成武又特意叮嘱我:李讷是主席的女儿,要好好帮助、照顾。这实际上也是我当时

6、的主要心情。这样,李讷就于1966年10月中旬改名肖力,踏进了解放军报的大门,穿上了绿军装,成了女记者,胡痴把她分配到快报组,并交代主持《快报》工作的宋琼直接管肖力的工作。讲到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快报》和快报组的有关情况,因为它同后来发生的“1·13事件”关系极大。所谓《快报》,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创办的一种“绝密”等级的内部刊物,专门刊登“文化大革命”中的重要情况,仅供当时被称作“无产阶级司令部”的高层领导阅批。当时编排的《快报》篇幅小(多是一事一报)、速度快、频率高,有时一个钟头出版多期。快报组的成员主要由军报的记者

7、组成。开始由宋琼负责主持,宋琼调“中央文革”办事组后,则由和谷岩、栾保俊等5人组成的一个领导小组负责。根据江青的叮嘱,李讷到军报工作,采取了保密措施,全社只有4个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快报组的众多记者只知其人,而不知她是何许人。肖力到报社不久,宋琼奉命调到“中央文革”任办事组组长,肖力的工作就由栾保俊直接管理。那时候,他同肖力的宿舍只有一壁之隔,不仅工作中经常见面,就是回到宿舍,也常见面。肖力会唱京戏,有时她一面漱洗,一面哼着青衣花旦唱腔,非常乐观、爽朗。她用的皮箱是旧的,她说这是爸爸过去用过的。她说在中南海并不和爸爸一起吃饭,而是自己到大

8、食堂里吃。她不仅不能坐爸爸的车,也不能坐别人的车,爸爸不允许。因此,她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天下大雪,北风呼号,她要回家。栾保俊说:“你不要骑自行车了,我派车送你回去。”肖力赶紧阻止:“好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