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

ID:40444531

大小:796.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8-02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_第1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_第2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_第3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_第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抗核抗体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祥福主要内容自身免疫性疾病简介抗核抗体的概念抗核抗体检测内容及临床意义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泛指机体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效应分子,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由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制,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疾病。自身免疫性(autoimmunity)是指淋巴细胞丧失了对自身组织(抗原)的耐受性,以至于淋巴细胞对自身组织出现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发病因素内因:遗传因素(先天或变异)外因:环境因素化学药品、毒品感染因子(细菌、病毒….)工作、生活压力外因

2、通过内因起作用免疫系统向它本应保护的细胞、组织或者器官宣战AID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分类及发病范围非器官特异性AID器官特异性AID自身免疫性疾病(AID)PSORIASIS牛皮癣、银屑癣RheumatoidArthritisInflammatoryBowelDisease肠炎Multiplesclerosis硬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抗核抗体的概念经典定义:针对真核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针对细胞核)现代定义:针对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其靶抗原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等全部细胞成分。ANAs和ENA抗核抗体(anti

3、-nuclearantibodies,ANAs)是抗细胞核内成分的抗体。根据核内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分布及其临床意义,分为抗DNA、抗组蛋白、抗非组蛋白、抗核仁抗体四大类抗非组蛋白抗体,是指抗不含组蛋白,而可被盐水提取的可溶性抗原(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s,ENA),通常称抗ENA抗体检测ANA的意义抗核抗体(ANA)可见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风湿性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的重要依据ANA阳性常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滴度越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越大。抗核抗体谱的分类根据产生的荧光模

4、型、靶抗原的分布部位分类如下:抗核抗体细胞核细胞浆核均质型: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等核膜型:板层素、gp210等核颗粒型核糖核蛋白:Sm、nRNP、SS-A、SS-B、Ku细胞周期蛋白:Ⅰ型(PCNA)和Ⅱ型核仁型:Scl-70、RNA多聚酶、PM-Scl和原纤维蛋白等核浆点型:着丝点、核点等胞浆颗粒型:线粒体、Jo-1、核糖体等胞浆纤维型:波形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等分裂期细胞阳性:纺锤体、中间体、中心粒等ANA的滴度结果非常重要-所用检测系统的起始稀释度(正常参考范围)只是一个统计值,如果以此为临界值,部分正常人也可出现阳性(5-10%

5、),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中,阳性率更高,但滴度较低。-ANA滴度越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就越大。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MCTD的特异性标志(阳性率95-100%),特异性95%,是疾病活动度和预后的指标。SLE的特异性指标,与抗dsDNA抗体一起,是SLE的诊断标准(阳性率5-30%)。最常见于SS(40-80%),SLE(30-40%)和PBC(20%),新生儿红斑狼疮中阳性率100%。几乎仅见于SS(40-80%)和SLE(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1:29仅见于25-75%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多肌炎/皮肌炎(8%)

6、,弥散型系统性硬化症(PSS)多肌炎(25-35%),常与合并肺间纤维化相关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症:70-90%),PBC(10-30%),雷诺氏综合症SLE的特异性抗体(3%),与SLE患者发展为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有关不具备疾病特异性,还可与Jo-1和RNP抗体发生交叉反应。对SLE具有很高的特异性(40-90%),且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可用于疗效监测。SLE的标志抗体(50-95%),特异性几乎为100%。在SLE早期就会出现的抗体。多见于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95%);亦可见于SLE(30-70%)和类风关(15-5

7、0%)SLE的特异性标志(5-15%),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或肾脏受累相关。高滴度的M2抗体是PBC的标志(85-95%),在慢性肝脏疾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7-25%)中也存在,但滴度较低。需自身抗体谱检测排查发热(不规则),溃疡,乏力,皮疹,结节,关节痛疼,腹泻、腹痛等类似急腹症,高球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系减少:同时和(或)单一系减少肾功能异常:蛋白尿、血尿、肾小管酸中毒肺动脉高压、肺炎(间质性):胸片或CT表现,渗出性浆膜腔积液肝功能异常:AST/ALT>1,和(或)单独AKP、GGT异常排除病毒性、药物性、代谢性等肝

8、损精神异常:亢奋或抑郁,偏头痛,认识障碍等需排除狼疮性脑病、脱髓鞘综合征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冠状动脉病变:SLE、磷脂综合征脑梗、反复流产: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