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ID:40435278

大小:13.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2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_第1页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_第2页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_第3页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教具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标志小旗。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物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系。2.进行新课(1)历史的回顾  教师: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2、原因”。他的根据是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它不停地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运动会停下来。初看起来,他的观点似乎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个观点在人类的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七百年。直到三百年前,人们才开始对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提出疑问,并由伽利略和牛顿等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论。(2)做课本所示实验  教师:这是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它的下端又接出一块木板水平放置,木板上铺一块毛巾。让一辆小车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注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演示,并在小车停止处放一面小旗做为标志。画板图)  教师提问:小车为

3、什么停下来?  学生:小车在水平的毛巾面上受到了阻力。  教师:亚里斯多德认为维持运动必须有力。现在,小车恰恰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它的运动不能维持。可见,他的观点缺乏一定的前提条件,因此是不确切的。  教师提问:能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再远些吗?  学生:减小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  (演示,用棉布表面的木板代替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并在小车停止处放小旗做标志)  教师: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这样可以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具有跟刚才实验时相同的速度,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得更远了,原因是阻力小了。 教师:从实验可知,木板对小车的阻力小了,小

4、车运动得更远了,它的速度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变为0。  教师:我们把水平放置的木板表面换成一块比较光滑的板,重复上述的实验。  可见,水平木板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它的速度必须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变为零。(3)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请大家设想,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滑到一个非常光滑、阻力无限小的光滑平面上,小车的运动将如何?  (学生讨论并回答)  由于有前三次实验做基础,这种无限光滑的平面虽然没有,但是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历史上伽利略所做过的实验和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儿进一步补充了伽利略得出

5、的结论,使人们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笛卡儿认为,物体不受外力时,除了速度的大小不会改变,永远运动下去,也不会改变运动的方向。  最后,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个规律说明了维持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需要力的。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但是它又有深厚的实验基础。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

6、学推理而得到的,由这个定律进一步得出的一切科学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早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可视为因果关系。即物体是否受力是因,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是果。也就是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合力不为零)作用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加速、减速、方向改变或同时变。如: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反过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平衡力作用。(4)惯性(学生实验):1、请一个同学迅速击打硬币下的硬纸板;2、请一个同

7、学做载有木块的小车受阻而停止运动;[学生观察并讨论]: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变化情况.[分析总结]: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倾斜,汽车急刹车,乘客向前摔倒;学生:解释看到的现象.(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来分析。)教师随时订正不准确之处。3、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学生活动]:请列举惯性现象的实例,分析应用和危害.[教师点拨]:如:奔跑的人不易停下来;公共汽车在进站前10几米处就关闭油门;用力甩手可将手上的水甩掉;翻滚过山车向最高点的运动靠什么;宇航员走出飞船后,

8、仍然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的后面.[学生思考]:人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竖直向上跳起,会落在起跳点的什么位置?原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