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

ID:40431861

大小:4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2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康洪萍《将相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康洪萍【教材分析】《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学情分析】经过五年的学习训练,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能抓住文章重点词句感悟语言、欣赏语言并具有了一

2、定的自学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所制,《将相和》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学习蔺相如智勇双全、顾全大局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及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召集、允诺、胆怯、拒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完璧归赵、负荆请罪。2、初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学会抓关键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3、抓住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中主要人物语言描写的表达效果。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历史故事及古代

3、文化,链接语文学习与生活大课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智慧,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收看有关战国时期的电视。2.搜集“战国七雄”的有关材料。3.了解廉颇与蔺相如的基本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知晓背景。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聊聊一本书《史记》。《史记》是由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

4、济和文化的历史。其中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谁知道?而秦国又数七雄之中最强悍,被其他诸国称为“虎狼之国”。今天这个故事就始于较强势的秦国和较弱势的赵国之间。2.齐读课题。3、检查预习纸:说题目意思。【设计意图】课文内容离学生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简介《史记》与历史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继续检查预习情况,课文围绕“将相和”讲了三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个小故事中小结性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并试着找出关键词概括小标题。2、学生汇报,师板书小标题,相机指导生字词3.理清脉络谁

5、能根据板书与课题,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4.小结方法。【设计意图】浏览课文,找小结性语句中的关键词概括小标题,教给孩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时,生字词教学简单、精炼,随文识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精读课文,走进人物板块一:找准矛盾焦点,形成探究主题1、题目是《将相和》,那肯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2、生汇报。3、引用《史记》原文,简介廉颇4、小结【设计意图】从廉颇的身份入手,引用《史记》原文,揭示廉颇身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的极大兴趣。板块二:紧扣人物语言,丰满人物形象过渡: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

6、。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读读“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两个故事,边读边悟: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划出重点语句,写简单批注。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预设一: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1)“这情形”是指什么?(2)、小结:在这样的情况下,蔺相如说璧有毛病,你能体会出什么?(3)、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来自于具体的描写,此处在蔺相如的语言中领悟人物的机智与聪明。预设二:蔺相如想了一会,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

7、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1)这里有两个假设句,你发现了吗?(2)如此难的事,他却主动要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你从中可以看出什么?(3)指导读(4)小结过渡:抓住人物的语言读历史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设计意图】找出假设句式,体会人物的深谋远虑。预设三: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1)体会“撞”(2)体会“理直气壮”(3)比较体会假设句式(出示:现在璧在我手里,你不能强逼我。)比较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不同?(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