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

ID:40429579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2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蔡晓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8《将相和》教学设计海珠区实验小学蔡晓碧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

2、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

3、归赵”。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1、谈话导入。同学们,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将学习“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课文,一起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一起阅读诸葛亮的故事,武松的故事,孙悟空的故事,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幻灯片出示:单元课文的插图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文章《将相和》。板书:将相和幻灯片出示:课题3、齐读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将和相分别是谁吗?(“将”指大将军廉颇,“

4、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同心合力,保卫赵国的意思。)这个“和”字是多音字,你能用它不同的读音给它组词吗?(和平、和好如初、附和)板书:将廉颇相蔺相如4、让我们叫叫他们的名字(随机正音)5、简单介绍历史背景。“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他们都有吞并其他国家,统一中国的野心。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幻灯片出示:七国版图6、再来读一读课题,读

5、完课题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预习诚意绝口失信抵御推辞理屈召集鼓瑟击缶胆怯拒绝上卿乘机渑池示弱允诺理直气壮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无价之宝绝口不提战无不胜“瑟”“怯”“璧”“诺”“荆”这几个字在读音和字行方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理屈”的近义词是什么?(理亏)3、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4、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

6、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5、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里直接写到他们不和的一段文字?用波浪线划出幻灯出示句子: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6、

7、自由练读句子,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妒忌,很不服气,心理窝火)7、读了句子,想想引起他们不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课外查找资料,你了解了蔺相如,廉颇的哪些情况?(廉颇在完璧归赵中立了功,在渑池之会中又立了功,而蔺相如认为自己久经沙场,舍生忘死、流血立下的赫赫战功,是蔺相如不可相比的。8、小结:是呀,职位高的变低了,职位低的变高了,也难怪老廉颇不服不敬,充满怒气。真像廉颇说的那样,蔺相如凭的是嘴上工夫吗?三、抓住“骗”字,研读故事——完璧归赵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思考:①完璧归赵的起因

8、是什么?结果怎样?用四字加以概括。(以城换璧、秦国骗璧……)(完璧归赵)②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画出蔺相如说的话。2、理解句子(1):幻灯片出示句子: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侯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1)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了一会儿”?(这是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这个难题,不能不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