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29398
大小:1.30 MB
页数:148页
时间:2019-08-02
《能源管理师培训法规-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能源管理师考试培训讲座能源管理师培训讲座(上)2021/9/101第一章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法规的概念与效力从通常意义上讲,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从严格意义上讲,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法规的效力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法规的约束力与强制力;狭义的是指国家规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包括法规的效力层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
2、宪法相抵触。)、效力范围(人、空间、时间)等。2021/9/102二、政策的概念与功能从广义上讲,政策是国家、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政策是国家、政府和政党有关行动的规则体系。政策的功能: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二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家秩序。节能政策是围绕着加强节能工作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属于公共政策范畴。按照影响的范围,节能政策可以分为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按照政策的作用,可以分为激励性政策和约束性
3、政策;按照内容涉及面,可以分为综合指导性和单项指导性政策;按照政策的时效性,可以分为长期效力政策和短期效力政策。2021/9/103三、法规的特点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法具有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人们可以怎样行为(可为模式);人们不得怎样行为(勿为模式);人们应当或必须怎样行为(应为模式)。2、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4、法是由国家强
4、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5、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6、法是有严格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2021/9/104四、政策的特点1、合法性: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2、超前性: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而提出的,是为了指导今后工作,所以政策的目标及其相关内容要有前瞻性。3、周期性: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修正,到政策的终结。4、相对性:同一规定相对于不同的范畴可以赋予其不同的意义,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称为政策,在另外的意义上又可以称为制度、原则或其他规范
5、。如联产承包责任制既是一项经济制度,又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2021/9/105五、政策与法规的区别1、政策由党和政府制定,法规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制定。2、政策的表现形式多样,法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表达。3、政策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针对具体问题和特定人群的;法规是普遍的规则,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意义的政策才需要上升为法规。4、政策在执行中具有灵活性,规范性弱;而法规具有明确的规范性。5、政策的执行靠行政措施和纪律;法规在实施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6、政策可以是探索性的;
6、法规更具有稳定性。2021/9/106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这样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或者要求他人可以这样或不可以这样行为。比如我们可以上街购物,但是购物一定要付款,这就是权利与义务。可见在社会生活中权利和义务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在一个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度里,人们的行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法的规范,因此时时处处就会产生或存在权利与义务。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履行义务就意味着维护自己的权利,合理合法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也就象征着履行义务。2021/9/107第二章《节约能源
7、法》一、《节约能源法》的制定与修订《节约能源法》是1997年11月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时期,钢铁、电力、建材等重工业高速发展,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2003年至2005年,能源利用效率出现逆转,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上升4.9%、5.5%、0.2%。《节约能源法》在某些方面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节能管理对法律制度的需求。2021/9/108“十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2021
8、/9/1092005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已成为全社会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