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歌入门必读

学唱歌入门必读

ID:40417907

大小:39.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2

学唱歌入门必读_第1页
学唱歌入门必读_第2页
学唱歌入门必读_第3页
学唱歌入门必读_第4页
学唱歌入门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唱歌入门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唱歌入门的基础训练一、呼吸训练: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歌唱呼吸是要根据乐曲的长短、强弱、快慢、感情的表达而安排吸入和呼出的量,并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这与无意识的说话呼吸显然不同。(一)、呼吸要领:1、姿势:练声前,要开胸、立腰、松肩,切勿胸腔憋气,一般要求站立练声。坐着练声时,后背要离开座椅靠背,上身挺直,只坐椅凳的三分之一,正襟危坐,全身放松。2、深吸气:两手叉腰,口鼻张开,作深呼吸。手要感觉到腰腹部有向外的张力,胃部以下有下坠感,气沉丹田。3、急吸气:眉毛上扬,眼睛睁大,鼻孔张开,开口急吸,作惊恐状。腹腔有抬的感觉,同时还有个对抗点,横

2、膈膜向下抻,腹腔及腰带周围有酸胀感。(二)、训练方法:1、慢吸慢呼:两手叉腰,口鼻张开,作深呼吸后控制一下,然后通过齿尖隙“丝丝”徐徐放气,越慢越长越好,坚持到快没气时,一下将余气放掉。练习的要点是学会对气息的控制。长期训练可使徐徐放气时间越来越长。2、快吸慢呼:作惊吓状,口鼻张开,急吸后控制一下,然后通过齿尖隙“丝丝”徐徐放气,。方法如上。3、快吸快呼:短促时间内快吸快呼,有跑步后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俗称“狗喘气”。长期坚持训练可以取得急促换气,轻松自如,不露痕迹的效果。4、循环呼吸:在合唱延长拍时,若气息调整不足,要求合唱团员互相错开换气时

3、间,不露痕迹的偷换口气。(三)、注意事项:1、注意换气的部位:一首歌曲在何处换气,如何换气是表现歌曲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听从指挥的指导,标注好换气位置。2、学会气息的均衡利用:发声的大小在于“力度”而不在于“音量”。有控制的发声,才能做到“强而不骄,弱而不虚”。3、掌握音调的力度:一首歌曲内有强、有弱、有软起、有硬起,有渐强、有渐弱等等,掌握歌曲的表现力是要靠气息的运用。二、发声训练:(一)、发声要领:1、打开口腔,作打呵欠动作,重点体会打哈欠时的吸气感,后喉头应有点凉意,这是发声时发出气息的正确通道。2、寻找声带:早起时打嗝不出声,可以找到

4、自己声带的位置。说话不出声,可以起到声带按摩的作用。3、微笑唱歌:唱歌时,要面带微笑,软腭才会抬起来,出声明亮,不发闷。微笑唱歌是找到共鸣的最好办法。4、正确的发声是“气通、声形、不颤”,感觉到有面罩共鸣。5、美声唱法强调发声的“共鸣”效果。从声带发出原音,在人体内经过共鸣腔体而引起的共振作用,在声乐上叫做“共鸣”。人体内的共鸣腔体有头腔(含头腔、鼻咽腔)、口腔(含咽腔、口腔)、和胸腔等。一般唱高音多运用头腔,唱低音多运用胸腔。用头腔共鸣多,声音容易僵;用口腔共鸣多,声音容易散;用胸腔共鸣多,声音容易闷。(二)、训练方法:1、“Hm”(哼鸣)练

5、习:采用唱“Aa”(啊)的口形,口腔打开(在耳前有个坑),上下两唇轻轻合拢,嘴里好像含着半口水,出声时有擤鼻涕的感觉,鼻腔内嗡嗡作响,此时嘴唇也会感到时有震动,嘴唇还有发麻的感觉。发声时,先吸气,控制一下,收腹发音,头顶开花,声音向上前方作高抛线打出,打向意念中前方的某一点,声音保持在鼻咽腔和头腔中共鸣。2、唱“Aa”(啊)练习:“Aa”(啊)的发音,要做到“O”(欧)的口形中唱“Aa”。发音方向同”Hm”,要作高抛线向上前方某一个点打出。3、唱“Mi”“Ma”的练习:在唱“Mi”要有“ü”(于)的音,在唱“Ma”时要有“O”(欧)的音,口形保

6、持“O”形。4、唱“Lü”(驴)“Lu”(鲁)“Lo”(楼)“Lei”(类)“Li”(里)注:“Lü”(驴)为鼻咽腔共鸣,小嘴大腔;“Lu”(鲁)为头腔共鸣,在高音(﹢f)区以上才能体会到;“Lo”(楼)为鼻咽腔、头腔和胸腔复合式三腔共鸣;“Lei”(类)为要微笑才能正确发声,其口形保持“O”形不变;(三)、注意事项:1、发声的位置:发声的位置是声乐训练的核心,要用心去领会。美声唱法强调发出的声音要像一根柱子,也就是“横音竖唱”。同样一个母音用喉头肌肉的力量唱,听起来就僵直,用正确的位置唱,声音就明亮,并富有弹性和变化,有穿透力。(1)、原音的

7、体会:单纯声带的声音是很小的,原音通过不同的共鸣腔体共鸣得到放大,才能有浑厚的力度。(2)、高位置的体会:高位置就是鼻咽腔以上部位的共鸣。用正确的哼鸣或打电话时发出的“嗯”的声音用心去体会。2、关于练声:(1)、发声要有方法:未曾发声,先要有声在耳,不论是识谱还是唱歌,不论是大声还是小声,只要出声就要想到方法。(2)、把握好音域:重点练习和巩固中音区是至关重要的。中音区是向上和向下扩展音域的桥梁,只有在中音区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才不会出现“僵、挤、撑”的毛病。(3)、注意曲调的断和连:断的要注意弹性;连的要注意声音的连贯和母音转换位置的统一。三

8、、吐字发音训练:(一)、要领:1、“吐字在前,成声在后”,或“声母在前,韵母在后”;中国字由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组成。字头一般是声母,字腹是韵母,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