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403444
大小:12.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将相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学情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三个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
2、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读、议、辩等方式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2、采用讲述三个故事,给故事加小标题,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象形。(二)难点: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教学方法:(一)教法:讲练结合,质疑探究。(二)学法:读、议、辩有机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和氏璧的图片
3、,介绍有关和氏璧的知识。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和氏璧有关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解课题: “将”指的是谁?“相”指的是谁?“和”是什么意思?1、介绍课文的背景。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与两国之间的交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4、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包含生字的词语,开火车认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2)思考以下问题:a.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b.课
4、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c.它由几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你能给出小标题吗?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三、学习第一个小故事。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2、小组交流:找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说说表现了蔺相如什么样的品质?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①语言
5、:“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4、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
6、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四、总结、扩展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五、课堂练习: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