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ID:40392710

大小:18.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1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参考我公司在公路桥梁方面的丰富施工经验,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依据我公司计划参建该项目的投入实力,我公司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措施,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以目标管理作为手段,动态控制,并建立健全了施工应急预案保证体系。10.1风险预测与防范10.1.1项目风险预测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项目风险,风险是随机的。对我们而言,重要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劳力、设备和材料的取得;劳力和设备的生产率;不合格的材料;

2、劳工纠纷;安全;通货膨胀(总价合同);承包商的工作能力;变更指令的谈判;工程质量;合同延误;财务控制能力;工程实际数量。通过对各个施工过程、潜在风险因素和有关细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将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10.1.2项目风险防范1.企业制度保障,建立风险控制秩序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建立灵活务实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在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上进行适合本企业的创新,以提高公司的活力;同时,建立明晰和井然的工作秩序,使决策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适用的组织形式应以矩阵式项目经理制为主体,设

3、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但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不宜太多,应与公司发展规模相适应。2.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制建立风险部门,并设立风险经理。其作用是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围绕整个公司把握建筑市场脉搏进行阶段性管理。阶段性风险管理是针对项目的前期经营招标、中期实施、后期总结和处理三个阶段进行的有效控制和根据相应风险决策而实行的动态前瞻式管理。3.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目标管理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确立风险责任主体及相关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

4、务,工作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就一目了然,易于监督和管理。首先,定岗、定责,即确定岗位的数量及相应的任务和责任,但岗位和责任的确定又是灵活的,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或需要相应的变化。其次,进行目标管理。根据前面确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列出规范化表格,同时对应进行计划工作,使责任人明确工作的内容、性质、方法、期限、应变策略、检查人和向谁负责等事项。4.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合理的分配风险明确的风险政策可以使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落在风险容忍度之内。从工程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因为项目参加者如果都不承担任何风

5、险,则他也就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也就没有控制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搞好工作。因此只有让各方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通过风险的分配以加强责任心和积极性,达到能更好地计划与控制。10.2事故应急预案10.2.1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将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及职责见表10-1。表10-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小组成员在本工程中职位职责组长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救灾工作,负责将灾情向上级、业主、当地政府汇报,负责执行当地政府、业主、上级的指示副组长总工程师负责救灾时的技术工作。副组长安质部部长灾害发生时负责防灾自救的动员工作

6、,救灾指挥车辆的管理工作,救灾通讯设备的管理工作;平时负责防灾自救宣传教育工作。组员专兼职安全员灾害发生时负责救灾人员、物资、设备的调动工作组员综合办公室主任灾害发生时负责伤员救护工作,联系伤员转院治疗事宜;平时负责施工人员防灾自救常识的培训。组员材设部部长灾害发生时负责救灾物资、设备的供应;平时负责对救灾物资的储备情况进行检查。组员各作业队队长全面负责本队的救灾工作,灾害发生时负责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坚决执行指挥部的救灾命令。10.2.2处理程序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向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组长根据灾害情况一面向

7、有关方面汇报,一面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指挥救灾工作的实施。处理程序见应急预案处理程序框图。事件发生后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组长向有关部门汇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研究救援方案执行图10-2应急预案处理程序10.2.3预案演练遇到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施工人员要紧急撤离。为此,要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逃生训练,使每个人熟悉逃生信号、路线、撤离时间和异常情况的避险措施。逃生训练的主要内容有:1.使施工人员熟悉撤离信号,掌握撤离时机;2.使施工人员熟悉撤离线路,保证所有人员有序从工作面撤离到安全地带;3.使施工人员熟知需撤离的距

8、离和所需时间,避免惊慌失措,保证撤离过程中的安全;4.使施工人员熟悉常备的避险措施,能够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异常情况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