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ID:40386283

大小:259.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1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6∕T 1063-2018 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30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1063—2018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gratedmanagementofriceplanthoppers2018-11-28发布2019-06-01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6/T1063—2018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防治原则..........................................................................15综合防治技术....................

3、..................................................1IDB36/T1063—2018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英娟、徐雪亮、刘子荣、王奋山、刘小娟、范会云。IIDB36/T1063—2018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飞虱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以及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稻飞虱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4、。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94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GB/T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稻飞虱稻田中发生的所有飞虱类害虫的通称,主要有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3.2低龄若虫稻飞虱1龄至3龄若虫。3.3高龄若虫稻飞虱4龄至5龄若虫。3.4主害代对水稻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稻飞虱代次。白背飞虱为第3代,褐飞虱为第4代和第5代。4防治原则1DB36/T1063—2018根据稻飞

5、虱发生为害规律,从稻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协调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将稻飞虱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5防治技术5.1农业防治5.1.1因地制宜种植优质、高产、抗(耐)稻飞虱水稻品种5.1.2合理施肥,科学搭配氮磷钾2多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控制氮肥施用量,按每667m施用纯氮11kg~13kg,氮、磷、钾比例1:0.5:1。早、晚稻施50%氮肥作基肥,中稻施55%氮肥作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适时追施分蘖肥和穗肥。5.1.3科学管水沟渠配套,浅水勤灌,分蘖末期或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排水晒田。幼穗分化后灌水并

6、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保持干湿交替。5.2物理防治22以村组或合作社为单位统一实施,连片稻田按棋盘状布局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2hm~3hm稻田一盏,挂灯高度为130cm~150cm。5.3生物防治5.3.1培育、保护和利用天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在田埂地边种植花期较长的作物如芝麻、大豆、菊花等;早稻收割后田中灌水并放置草把,让蜘蛛爬到草把上,然后将蜘蛛转移到其他稻田;秋冬季节在田埂边挖小土坑并盖稻草,保护蜘蛛等天敌安全过冬。5.3.2稻鸭共育放鸭时间为:雏鸭孵出20d,体重约100g以上,水稻抛秧15d,移栽12d以上。选用适于稻田放2养的小中型个体鸭种。每667m放养12只

7、~15只鸭。5.3.3生物农药选用已登记的防治稻飞虱的生物农药。5.4化学防治5.4.1防治用药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先查后治,按照防治指标用药,选用已登记的防治稻飞虱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菊酯类农药。预测预报按照GB/T15794实施。5.4.2防治指标穗期防治,常规稻百丛虫量1000只,杂交稻百丛虫量1500只,蛛虱比低于1:5。2DB36/T1063—20185.4.3防治适期低龄若虫盛期。5.4.4施药技术5.4.4.1推行统防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