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

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

ID:40373793

大小:4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1

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_第1页
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_第2页
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_第3页
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_第4页
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防止电气运行人员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措施一、电气运行人员值班期间的要求电气运行人员(集控班长、电气值班员、网控值班员)在值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正确使用电气安全工器具;在班期间必须穿绝缘鞋,验电笔、手套、手电筒等安全用具必须随身携带。二、电气运行人员设备操作时的安全措施电气运行人员在电气设备操作时,要严格执行监护制,由2人执行,其中1人对

2、设备熟悉者作监护人,另一人操作。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穿绝缘鞋(靴)、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应有防雨措施。雷电时,严禁操作。严禁触碰有绝缘裸露部分的电气设备。三、电气运行人员巡回检查时的安全措施运行人员巡视电气设备时,应穿绝缘鞋,戴安全帽,一般应2人一起进行。经领导批准允许单人巡视电气设备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设备区遮栏。雷雨天巡视电气设备应穿绝缘靴,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巡视设备发现高压电气设备断线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要进入上述范围,必须穿绝缘靴,要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架构时,必须戴绝缘手套。严禁

3、触碰有绝缘裸露部分的电气设备。四、严格执行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在电气设备(线路)上工作,应做好4项组织措施和4项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4项组织措施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1)工作票制度。在电气设备(线路)上工作必须填写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2)工作许可制度。在电气设备(线路)上工作,除办理工作票以外,还必须得到工作许可人的许可,办理必要的工作许可手续后才能工作。(3)工作监护制度。在电气设备(线路)上工作,必须在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不允许无监护的自行工作。(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一项工作当日没做完,需要间断次日再

4、干叫工作间断;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张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叫工作转移;一项工作全部完成了叫工作终结。这三种情况需要办理一定手续,这项制度叫做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2、4项技术措施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线路)上工作,在工作开始前,首先必须做好四项技术措施,这4项技术措施是:(1)停电。工作前,必须做好有关停电的一系列工作;(2)验电。验证是否有电;(3)装设接地线(合接地刀闸)。为了防止突然来电伤害现场工作人员和将设备断开部分的残余电荷放尽所做的工作;(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为了警示现场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在工作地点和

5、相关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止步,高压危险!等一些标示牌和装设一些临时遮栏。五、测量设备绝缘时的安全措施被测设备必须与其他电源断开,用验电笔验明确无电压后再进行测量,当被测设备是长电缆则需对长电缆放电后再进行测量,以保护人身和兆欧表,测量完毕一定将被测设备充分放电,以保护人身安全。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六、安装、更换熔断器时的安全措施在安装、更换刀熔开关、动力屏负荷熔断器时,必须用载熔件更换;应带安全帽、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在安装、更换开关的控制、动力熔断器时,应带安全帽、穿绝缘鞋;七、防止双电源系统反送电的措施1、对双电源的系统停电,两

6、个电源必须有明显的断开点。2、对母线停电检修时,注意该段双电电源负荷是否已经全部停电,以防该负荷另一路电源反送电。第4页共5页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