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ID:40360630

大小:58.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1

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13页仅供参考[整理]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根据荣康回风井工作面现场涌水量16m³/h以及预计最荣康回风立井工作面预注浆安全技术措施大涌水量25m³/h,我项目部与矿方共同研究决定对荣康回风立井工作面进行注浆施工,为了保证井筒175m至235m安全施工特制定本措施。(1)含水层根据井田地层岩性的组合特征、含水介质的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

2、,井田内地下水类型包括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其相应的含水层主要有:1、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井田内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与峰峰组灰岩。其中,峰峰组及马家沟组石灰岩是本井田煤系地层下伏的主要含水层,且本井田煤层属带压开采,是本井田矿井生产的主要威胁。奥陶系石灰岩出露于井田外东南部,露头所见溶洞,裂隙比较发育,所见奥灰岩性为致密块状质较纯,裂隙被方解石充填。据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由144队在辛置煤矿井下施工的307号水文钻

3、孔O2f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1.1028-1.4236L/s·m,水质类型SO4-K+·Na·Mg型,富水性强。水位标高518.75m。ZK203号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1.015L/s·m,水位标高516.29m,由于推断本井田水位标高约为515-525m左右。因此,井田内该类型地下水属富水性强的溶隙含水层。第12页共13页仅供参考[整理]2、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井田内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层主要指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与灰岩含水层,其中K3、K2灰岩为主要含水层。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石灰岩,其

4、中K2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为9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裂隙溶隙较发育,据1996年9月至1997年1月由144队辛置煤矿井下施工的307号水文钻孔,太原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5769-0.6801L/s·m,水位标高500m,水质类型SO4·HCO3-K+·Na·Ca·Mg型,富水性中等。2010年施工的ZK203号钻孔太原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41L/s·m,富水性弱。因此,井田内该类型地下水为富水性弱-中等的溶隙含水层。3、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井田内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层主要包括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

5、组及山西组地层中的砂岩含水层,其中,这些地层中分布的厚度较大的上石盒子组K12、K10,下石盒子组K9、K8砂岩及山西组中的K7砂岩为最主要的含水层。(1)山西组(K7)砂岩裂隙含水层细粒砂岩、细粒石英砂岩为主,灰白色、灰色,裂隙不甚发育,富水性弱,裂隙含水组浅部一般以风化裂隙潜水为主,K7砂岩含水层为2号煤层主要含水层,随埋深的增加,裂隙发育减弱。ZK203号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24L/s·m,因此,该层属弱富水裂隙含水层。(2)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浅黄灰色,厚层状,局部变为薄层状,裂

6、隙发育较差。K8砂岩为2号煤层的顶板,成为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该层受地形影响,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差异性较大,泉流量在0.02-0.05L/s,该层属富水性中等的裂隙含水层。(3)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为黄绿色,厚层状,中、细粒砂岩,裂隙不发育,为较弱含水层。(4)基岩风化壳含水层由于风化水蚀作用的强弱,裂隙的深度因地而异,风化深度30-50m,含水性变化大,据邻近水井的调查资料,水量不大,能满足居民和牲畜饮用。水位标高变化较大,水质类型:重碳酸氯化—钙镁型水,为较弱含水层。第12页共13页仅供参考[整理]

7、4、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井田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主要是黄土梁峁区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孔隙含水层及分布在部分较大沟谷中的第四系全新统含水层。(1)第四系中上更新统松散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山间沟谷地带,第四系松散层最大厚度约为100m,其中下部分布的砂砾石层为其主要含水层,其中的亚砂土层也有一定的含水性。其下部的第三系粘土层或二叠系上石盒子组泥岩为主要隔水层。井田内该类型地下水多为上层滞水,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在沟谷边往往出露成泉。(2)隔水层井田内主要的隔水层有石炭系本溪组隔水层和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隔水层,现分述如

8、下: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隔水层井田内最下部11号煤层至奥灰水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是由铝质泥岩、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等致密岩层组成,厚度约28.03m,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系奥陶系中统岩溶水与太原组砂岩裂隙水间的良好隔水层。其分布稳定,延续性好,具区域隔水作用。通常情况下,垂直方向使11号煤层以上含水层与奥灰岩溶水不发生水力联系。2、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