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

ID:40336498

大小:1.00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31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_第1页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_第2页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_第3页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_第4页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陈文涛第十一章节传感器信号处理与微机接口技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传感器信号处理及微机接口技术无论是对无源型传感器还是有源型传感器,在将被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都需要对这个微弱的电信号进行放大隔离、滤波、变换、零点校正、线性化、温度补偿、误差修正、量程切换等信号处理。11.1传感器信号的预处理传感器与微机的接口框图11.2传感器信号的放大电路同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一、运算放大器基本电路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差。实际传感器输出信号往往有许多干扰,因此必须设计有足够放大能力且抑制共模干扰的精密放大器,即仪用放大器。二、测量放大器电路1.原理电路同相放大器差动放大器同相放大器2.实用测量放大器

2、电路(1)AD521AD521芯片AD521基本接法AD521的输入信号耦合方式A.变压器耦合B.热电偶直接耦合C.电容器耦合(2)AD522应用AD522的典型测量电路AD522芯片11.3传感器与微机接口技术传感器与微机的接口框图数据采集1.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配置2.采样周期的选择3量化噪声(量化误差)模拟信号是连续的,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每个数又是用有限个数码来表示,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称为量化噪声。一般A/D转换的量化噪声有1LSB和LSB/2两种。ADC接口技术1.A/D转换器(ADC)的主要技术指标⑴分辨力⑵精度

3、精度分为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⑶量程(满刻度范围)量程是指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范围。例如,某转换器具有10V的单极性范围,或-5~5V的双极性范围,则它们的量程都为10V。⑷线性度误差理想转换器特性应该是线性的,即模拟量输入与数字量输出成线性关系。线性度误差是转换器实际的模拟数字转换关系与理想直线不同而出现的误差,通常也用LSB的倍数来表示。单片机的采集接口电路及A/D转换器传感器采集接口框图单片机常用的A/D转换器及接口电路有:ADC0808、ADC0809。11.4抗干扰技术11.4.1干扰的来源及形式1.外部干扰⑴从外部侵入检测装置的干

4、扰称为外部干扰。来源于自然界的干扰称为自然干扰。自然干扰主要来自天空,如雷电、宇宙辐射、太阳黑子活动等来源于其他电气设备或各种电操作的干扰,称为人为干扰(或工业干扰)。人为干扰来源于各类电气、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和电火花,及其他机械干扰、热干扰、化学干扰等。⑵电气设备的干扰工频干扰:大功率输电线,甚至就是一般室内交流电源线对于输入阻抗高和灵敏度甚高的测量装置来说都是威胁很大的干扰源。在电子设备内部,由于工频感应而产生干扰,如果波形失真,则干扰更大。射频干扰:指高频感应加热、高频介质加热、高频焊接等工业电子设备通过辐射或通过电源线给附近测量

5、装置带来的干扰。电子开关通断干扰:电子开关、电子管、晶闸管等大功率电子开关虽然不产生火花,但因通断速度极快,使电路电流和电压发生急剧的变化,形成冲击脉冲而成为干扰源。2.内部干扰⑴固有噪声源热噪声:又称为电阻噪声。由电阻内部载流子的随机热运动产生几乎覆盖整个频谱的噪声电压。散粒噪声:它由电子器件内部载流子的随机热运动产生。低频噪声:又称为1/f噪声。它取决于元器件材料表面的特性。接触噪声:它也是一种低频噪声。⑵信噪比(S/N)在测量过程中,人们不希望有噪声,但是噪声不可能完全排除,也不能用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来描述。实践中只要噪声小到不影响

6、检测结果,是允许存在的,通常用信噪比来表示其对有用信号的影响,而用噪声系数Nf表征器件或电路对噪声的品质因数。11.4.2干扰的传输途径⑴通过“路”的干扰泄漏电阻:共阻抗耦合干扰:经电源线引入干扰:⑵通过“场”的干扰通过电场耦合的干扰:通过磁场耦合的干扰通过辐射电磁场耦合的干扰11.4.3干扰的作用方式⑴串模干扰串模干扰等效电路⑵共模干扰共模干扰等效电路⑶共模抑制比(CMRR)共模噪声只有转换成差模噪声才能形成干扰,这种转换是由测量装置的特性决定的。因此,常用共模抑制比衡量测量装置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定义为11.4.4抑制干扰的途径1.

7、消除或抑制干扰源如使产生干扰的电气设备远离检测装置;对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等采取触点灭弧措施或改用无触点开关;消除电路中的虚焊、假接等。2.破坏干扰途径提高绝缘性能,采用变压器、光电耦合器隔离以切断“路”径;利用退耦、滤波、选频等电路手段引导干扰信号转移;改变接地形式消除共阻抗耦合干扰途径;对数字信号可采用甄别、限幅、整形等信号处理方法或选通控制方法切断干扰途径。3.削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例如电路中的选频措施可以削弱对全频带噪声的敏感性,负反馈可以有效削弱内部噪声源,其他如对信号采用绞线传输或差动输入电路等。11.4.4屏蔽技术1.静

8、电屏蔽众所周知,在静电场作用下,导体内部各点等电位,即导体内部无电力线。因此,若将金属屏蔽盒接地,则屏蔽盒内的电力线不会传到外部,外部的电力线也不会穿透屏蔽盒进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