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ID:40335021

大小:4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31

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1页
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2页
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3页
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4页
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6页仅供参考[整理]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引言工业电雷管是爆破工程中使用的量大面广的起爆器材。在使用过程中,静电对电雷管构成很大的危害,因为人体等产生的静电一旦泄放到雷管上,可以引爆雷管而造成意外爆炸事故,由于静电引起电雷管意外爆炸事故屡见不鲜,因此研究人体静电在电雷管使用中的危害及防护显得尤为重要。1电雷管中的静电危害1.1电雷管意外爆炸的静电放电形式一般情况下,人体活动的起电

2、方式有3种:接触起电、感应起电和吸附起电。静电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放电,引起电雷管的早爆或突然爆炸。电雷管意外爆炸的静电放电形式有3种:①脚脚型静电放电。这种形式的放电是电荷从一根脚线通过桥丝传到另一根脚线上。例如电雷管的脚线之一与地相接时,带有静电的人体触及另一根脚线的裸体部分,人体的静电就会从一根脚线经过桥丝到另一根脚线而流入大地。这种放电形式的起爆是放电电流的热效应点燃点火药头所致,它相当于电雷管的正常起爆。②桥桥型静电放电。这种形式的放电一般均发生在双桥丝结构的电雷管中,静电放电发生在两个桥丝之间的地方。③脚壳型静电放电。这种形式的放电可等效

3、地看成脚线与管壳或脚线与加强帽之间构成一对电极的放电。这是因为任一对电极上的静电电位差达到了介质的击穿电压,从而引起电极间介质击穿所致。第5页共6页仅供参考[整理]1.2电雷管最主要的危害电雷管最主要的危害是脚壳型静电放电,这种放电形式的起爆能量最小,同时由于电雷管生产工艺的分散性,常常使脚线之一离管内壁近些,另一脚线离得远一些,这样在一定的静电电压作用下,脚壳间距离小的气隙首先击穿而产生火花放电,这就是所谓的单一泄放间隙静电放电。从静电安全考虑,电雷管的两根脚线管外端点一般情况下总是拧在一起的,当脚壳间发生单一泄放间隙静电放电时,桥丝上会有电流通过

4、,即产生桥流,桥流的热效应使起爆更容易。目前,公认的人身静电为20kV电压、500pF电容及3000Ω~5000Ω电阻。产品的静电安全规范基本上按这些数值确定。根据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中导体间的静电放电能量公式,计算出人体的静电能量约为0.1J,如果一个人带有这样的能量和电雷管脚线接触,设桥丝电阻为1Ω,那么通入电桥的能量约为0.02×10-3J,此能量不足以引发桥丝式电雷管,所以通常静电引发电雷管的位置不在桥丝上。静电的主要作用是由于其高压在脚壳间或脚帽间产生击穿形成电火花,由电火花引发装药,因此,它是一种最经常、最容易使桥

5、丝式电雷管意外爆炸的放电形式。2人体静电的防护措施2.1影响人体静电的因素起电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起电量,是由人的操作速度或活动速度决定的。操作速度或活动速度快的起电效率高,人体带电电位也高;反之人体带电电位就低。在起电速率一定的条件下,人体对地电阻越大,人体带电电位越高;反之人体带电电位越低。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现代生产和运输达到的速度下,常常是电阻率高的介质(抗静电工作服除外)起电量大。对衣装来说,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条件下,棉布的表面电阻率最低,尼龙的表面电阻率最高。湿度对衣装表面电阻率影响是很大的,一般湿度在65%~80%为宜。第5页共6页仅供参考

6、[整理]人体电容是人体对地的电容,它是随人体姿势、衣装厚薄和材质不同而不同的可变量,一般为100pF~200pF,特殊场合下可达300pF~600pF。从这些数据看,人体电容变化的范围是很大的,在操作现场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数据。人体带电后如果放电很慢,即人体带电量Q近似地视为定值,由Q=C•U可知,这时人体对地电容的减小会导致人体带电电位的升高,从而使静电能量增大,增加了危险程度。这表明在操作电雷管时,应禁止做不必要的动作。2.2减少静电危害的主要途径减少静电危害的主要途径有两条:其一,改变药剂和雷管本身的抗静电能力;其二,减少静电起电的能量,使之降

7、到现有产品最小发火能以下。根据我国目前技术手段,如对药剂本身改性会给产品参数带来较大变化;在雷管结构方面采取防静电措施,则工艺变化大、成本高、生产设备不适应等。而第二种方法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减少静电起电的能量,即要抑制人体接触起电,就是抑制人体的最高电位(工作服上的电位),以免发生放电现象,要求人体表面的电场强度最大不超过30000V•cm-1。为了抑制人体静电,不应穿塑料底鞋与胶底鞋,也不应穿化纤衣服与厚毛衣,要穿棉衬衣或经过防带电处理的衣服。在工作场所,不要坐在人造革面的椅子上,以防起立时产生静电,特别是穿化纤衣服或坐着的人快速起立时,静电起电电

8、位更高。抑制接触起电的另一个措施是操作人员不进行与人体接触起电有关的举动。例如在地板上无目的地来回走动或在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