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

ID:40333738

大小:1.01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3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_第1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_第2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_第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_第4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胡向东第1章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主讲:教材选用第1章概述知识单元与知识点课程简介;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共性、传感器的基本功能;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力点深入理解传感器的概念;把握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和传感器的共性;理解传感器的分类方法;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会分析不同传感器的类别;会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举例说明传感器的应用。重难点重点: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难点: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要求了解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结构和任务要求;熟练掌握传感器的定义、组成;掌握传感器的分类;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课程

2、简介1.1.1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工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精密仪器、测量与控制等领域具备各种电量、非电量的检测、显示、控制及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能力1.1.2本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按照传感器、检测技术和自动检测系统三大模块。传感器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各类传统与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磁敏式、热电式、光电式、辐射与波式、智能传感器、模糊传感器、微传感器、网络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如何工作的?原理是什么?有助于

3、传感器选型)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参数检测、微弱信号检测、软测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量不确定度与回归分析等(怎么用?方法是什么?)检测系统主要包括虚拟仪器和自动检测系统等。(如何构建检测系统?原理与方法的实用化、工程化)1.1.3本课程的任务及要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一门涉及到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4、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熟练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性能能合理选用常用电子仪器、测量电路等,能根据测量要求设计各类测量系统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突出能力的培养。1.2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传感器: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Asensorisadevicethatreceivesastimulusandrespondswithanelectricalsignal”传感器的共性: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

5、、化学、生物等特性,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传感器功能:检测和转换。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信息(非电量)的元件转换元件则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的感受(或响应)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部分传感器的组成信号调理电路:常见有放大器、电桥、振荡器、电荷放大器等作用: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转换和放大(将各种电信号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进行信号处理(滤波、调制与解调、衰减、运算、数字化等)1.3传感器的分类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即被测参数)进行分类:位移、速度、温度、压力传感器等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模拟式和数字式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6、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磁敏式、热电式、光电式传感器等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分类:物理型、化学型、生物型物理传感器按构成进行分类:物性型(敏感材料的物理特性变化,如水银温度计)和结构型(转换元件的结构参数变化,如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按传感器的能量变换关系进行分类:有源(能量控制型或参量型)、无源(能量变换型或发电型)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分类:普通传感器与新型传感器1.4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性能的改善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传感器的集成化传感器的智能化传感器的网络化传感器的微型化1.4.1传感器性能的改善差动技术(正反行程误差偏大、偏小的“中和

7、”效应,改善灵敏度、非线性)平均技术(减小误差、增大信号量)补偿与修正技术(针对传感器本身或测量环境两种情形)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针对恶劣的电磁、温度、湿度、机械振动、气压、声压、辐射、气流等工作环境)稳定性处理(针对时间老化、温度老化、机械老化等)1.4.2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寻找新原理开发新材料半导体敏感材料陶瓷敏感材料磁性材料智能材料采用新工艺主要是微细加工技术(离子束、电子束、分子束、激光束、化学蚀刻等探索新功能多参数的检测、处理与评价1.4.3传感器的集成化两种情况:一是具有同样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化,即将同一类型的单个传感元件用集成工艺在同

8、一平面上排列起来,形成一维的线性传感器,从而使一个点的测量变成对一个面和空间的测量。二是不同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化,即将具有不同功能的传感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