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ID:40323278

大小:50.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3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1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2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3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4页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2.1作业方:指实施具体作业操作的公司基层班组或施工承包商。2.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罐、槽车容器以及管道、烟道、下水道、阀井、池、涵洞等进出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3有限空间作业危害识别3.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针对作业内容,制定作业方案,方案中应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3.2将安全措施填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内。3.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应一起上报。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行许可办法,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后方可作业。涉及到动火、用电等其他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5工作程序5.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类型5.1.1常规作业:进入下水道、阀井、池、涵洞等场所的常规性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5.1.2升级作业:作业中涉及动火、用电等以及进入可能含有油气、有毒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作业和存在发生一般以上事故的风险作业需要升级管理。5.2作业办理

3、程序第7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5.2.1升级作业由作业方提前三天制定出详细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填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经作业部门安全员、部门负责人审核合格后,报公司安全保卫部审核,分管副总经理审批。5.2.2常规作业由作业方提前一天制定出详细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填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经作业部门安全员审核合格后,报本部门负责人审批。5.2.3负责审批人员,应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后,签发《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5.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5.3.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由作业方提出申请,并编制《进入有限空间

4、作业方案》按程序报送;5.3.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5.3.2.1作业内容(包括作业原因、作业部位及作业程序);5.3.2.2技术措施;5.3.2.3风险识别和应急措施;5.3.2.4现场安全环保措施。5.3.2.5进入或探入罐、槽车容器作业必须做风险评估报告。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和要求6.1在作业前,作业方负责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6.2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

5、设备进行吹扫、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第7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6.3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符合标准。可燃气体浓度应在爆炸下限20%以下为合格,氧含量19.5%~22.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办法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指标。作业期间应每隔4小时取样复查一次,也可选用便携式仪器对有限空间进行连续检测,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6.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

6、、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办法,《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它作业要按有关办法办理。6.5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6.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6.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照明,在金属设备内及特别潮湿场所作业,其安全行灯电压应为12V且绝缘良好。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设备。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6.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后应清点,防止遗留在作

7、业点内。6.9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办法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6.10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每次作业时间不宜过长。第7页共8页仅供参考[整理]6.11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通氧气)。6.12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的作业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并由气体防护专业人员进行监护,定时监测。6.13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防护器具进入作业空间,

8、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6.14作业空间内温度应符合人体作业要求。6.15在作业中碰到的任何问题都必须记录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上,以便查实和进行分析。6.16在清理有限空间少量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