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

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

ID:40318370

大小:49.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31

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_第1页
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_第2页
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_第3页
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_第4页
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须知一、起重作业1、起重钢丝绳的报废(更新)标准:(1)钢丝绳断一整股时;(2)在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根数超过总根数的10%;(3)表面钢丝绳磨损,钢丝绳直径小于原直径的7%;(4)钢丝绳打结,严重锈蚀,使用当中断丝根数逐渐增加。因此,对起重作业使用的钢丝绳每天都应该进行检查,并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断。2、起重吊钩的报废(更换)标准:(1)表面有裂纹;(2)危险断面磨损量达原尺寸的10%

2、;(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4)扭转变形超过10%;(5)吊钩颈部或危险断面产生塑性变形;(6)扳钩心轴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心轴。因此,起重作业前必须检查吊钩的安全性能,确保吊钩完好,方可起吊。另吊钩不能采用焊补的办法,应报废,采用新钩。3、起重作业“十不吊”是指:(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2)超载不吊;(3)散装物装的太满或捆扎不牢不吊;(4)吊物上有人不吊;(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6)吊物埋在地下情况不明不吊;(7)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8)斜吊不吊;(9)边缘锋利物件无防护措施不吊;(10)液态金属盛放过满不吊。二、电气焊作

3、业1、电焊作业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1)焊机受潮,绝缘老化损害;(2)设备保护接地,接零系统不牢固;(3)接线错误;(4)人体部位碰到焊条或夹钳的导体,同时脚或其它部位对地面或金属结构之间没有绝缘物而触电。第6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2、电焊作业防止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1)隔离防护避免人与带电导体接触。焊机接线端应在防护罩内,电源线一般不超过3m;(2)绝缘良好,电焊机应在规定的电压下使用,供电线路应有标准的熔封保险装置,防止焊机受潮;(3)安装自动断电装置,避免焊工在更换焊条时触电;(4)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鞋等;(5)对设备采取保护接地接零措

4、施。3、电焊作业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措施:(1)焊接处10m以内不能有可燃、易燃物、高处作业应注意火花的飞向;(2)应把乙炔瓶,氧气瓶放在焊接处10m以外;(3)储放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未清洗严禁焊接;(4)焊接管子、容器时,必须把全部孔盖、阀门打开;(5)保证焊接设备绝缘完好;(6)严禁将易燃易爆管道焊作接回路使用。4、氧气瓶、乙炔瓶的搬运与存放的安全要求:(1)严禁猛烈撞击或采取滚、滑、抛掷的搬运方法;(2)氧气瓶咀处不得沾有或接近油脂;(3)氧气瓶、乙炔瓶存放间距应大于5m;(4)氧气用完,应加“用完”标识,空瓶与重瓶分开存放。5、电焊、气割作业“十

5、不焊割”的规定:第6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1)无操作证不能焊割;(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作业,未经审批,并未采取有效措施,不得焊割;(3)不熟悉现场及周围情况,不能盲目焊割;(4)不了解焊割物内部情况,不得焊割;(5)盛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割;(6)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设备,未采取有效措施,不能焊割;(7)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8)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未经隔离,不能焊割;(9)作业部位与外单位相接触,未弄清危害或明知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时,不得焊割;(10)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如油库)

6、,不能焊割。三、电工作业1、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1)第二、三季度多。因多雨、潮湿使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天热出汗,人体电阻降低。(2)移动电具、手持性电动工具触电多。(3)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4)恶劣场所触电事故多。(5)设备不合格,带病运行,触电事故多。(6)规章制度不严,误操作触电多。(7)不落实安全用电常识非正规电工和乱拉接线触电多。2、触电事故按照物理致因分为:电相(线)触电、双线触电、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触电事故按照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电伤、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3、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1)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

7、和隔离;(2)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3)保证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带电体与人体、带电体之间有必要的安全距离。4、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1)保护接地;(2)工作接地;(3)重复接地;(4)保护接零;(5)速断保护。5、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第6页共7页仅供参考[整理](1)双重绝缘;(2)加强绝缘;(3)安全电压;(4)电气隔离;(5)漏电保护。四、防雷击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按照其造成的危害可以分为直击雷和雷电感应。电器设备的防雷使用避雷器(包括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三种)。建筑物和

8、一般设备的防雷使用避雷针,避雷针上连受雷端,下连接地极,接地电阻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