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

ID:40273544

大小:68.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30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_第1页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_第2页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_第3页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_第4页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与建国70周年心得5篇合集建国七十周年征文六篇【篇一】我出生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窗外不知道多远的池塘,传来此起彼伏的蛙声,让人免不了心烦气躁。我睁开眼的时候,看到将我写在信纸上的钢笔躺在旁边的桌子上,银色的笔帽反射的黄色灯光并不刺眼,因为房顶上的白炽灯本身就很昏暗,感觉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很久没有人清理,那些大大小小的蛾子进化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分清火和灯的区别,一次又一次装在灯泡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坐在桌子前的那个少年,仔细端详了我一下,微微点了下头,便将信纸对折,装进一个同样有点发黄的信封里,用胶水封口,多挤出来的胶水好像抹到了那个少年的手上,听他小声嘟囔了

2、一句,便传来了在脸盆里洗手声音,再接下来,灯绳一拉,周围便一片漆黑,仿佛一点光亮都没有了。伴随着公鸡打鸣的声音,周围渐渐有了光亮,信封被投递到路口邮局门口的绿色邮筒里,里面凌乱的躺着七八个看起来差不多的信封,唯一的区别是上面写的地址收款人和右上角面额不等的邮票。不一会,邮筒的门被打开了,一个身穿墨绿色制服,头戴墨绿色帽子,背着墨绿色斜挎包,骑着墨绿色八二自行车的青年将信封一个一个从邮筒里捡出来,分类,并放到他磨得边角发白的斜挎包里。随着自行车叮铃铃的铃声,我和其他的信封一起被送到了邮局,我和很多地址相近的分到了一起,打包,装进卡车里,然后是火车,再是汽车,又到了邮局,再被分类,然后是一个也是

3、一身墨绿的另一个青年,骑着自行车,经过颠簸的山路,将信封送到了一处砖瓦房门口,“有你儿子的信”“好嘞,来嘞”,紧接着信封被撕开,信纸被展开,当我看到眼前这个女人仔细看着我,之后裂开嘴笑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使命完成了。二不知道沉睡了多久,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没有看到钢笔,也没有看到昏暗的白炽灯,看到的是吊顶后的天花板,以及一排一排白的的长灯管。这好像是一件办公室,穿着白衬衣黑西裤的男人女人来来回回,每个人看起来好像都很匆忙。在一个拥挤的格子间里坐着一个青年,他眼前桌子上有堆积成山的文件,还有一个圆形的不锈钢饭盒,里面还剩下一半没吃完的饭菜。他一手扶着饭盒,另一只手还在桌子上翻阅着文件,突然

4、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一样,拿起了旁边的听筒,熟练的按下了一串了然于心的数字。随着几声滴滴的回铃音,我便被听筒转化成的一串一会向上一会向下的电波,不用再被装进信封,不用再经过山路,不用再坐火车,而是飞速的穿梭在电线当中,经过一个又一个节点,与很多不知道从哪来也不知道要去哪的电波们擦肩而过。突然,周围一片空白,好像一下子从隧道里面冲出来一样,经过电转声的转化,我又从听筒里传了出来,和我进入话筒之前的样子毫无二致。看到那个手持听筒,后背微微有点佝偻的女人,认真的倾听听筒里传出来的每一个字,不断对着听筒重复,“别太累着,多喝点水”,我知道,我又一次完成了我的使命。三这次好像没睡多久,当我再次被唤醒的时候

5、,世界又变得不一样了。这次我既不是文字,也不是声音。周围是一个装修成新中式风格的客厅,55寸的液晶电视挂在贴着墙纸的电视墙上,整洁的大理石瓷砖反射着来自头顶新中式风格吊灯发出的柔和光芒。眼前是一个坐在婴儿车里叼着奶嘴的小婴儿,正在咿咿呀呀的手舞足蹈,他的父母正手拿着手机,蹲在他的面前,挥舞着手中的玩具,想让他别吝啬多笑几下。这位小朋友果然没有辜负他的父母,很快便发出咯咯的笑声,小脸也皱成一团,手机镜头正好将这一切全部捕捉了下来。这些信息,也就是我,进入手机的镜头,又变成信号进入了空气,再被基站接收,转化成光波在光缆中穿梭,一瞬间就到达了千里之外,变成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当我看到屏幕前那位带着老

6、花镜,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脸幸福的看着屏幕,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小孙子挥手的时候,我知道,这次的使命,我也完成了。后记“我”既是当今社会中人们沟通交流中信息,也是亲人间彼此传达的爱。几十年间,“我”见证了祖国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信息传递载体和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早的邮件,到电话,再到现在的网络通信,通信业的飞速发展缩短了传递“我”的时间,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更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了基础。【篇二】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自己成为一名矿工已经28个年头了。28个年头里,从儿时听父亲说炮采,到刚参加工作的高档普采、综采分层开采到后来的放顶煤开采,直到现在的大支架

7、一次采全高,采煤技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听老辈说,六七十年代炮采全靠人力攉煤,最频繁的工艺是“摸蛤蟆”、“接蛤蟆”,(学名叫“连接环”),水平差的,挤手就是大概率事件。最感动人的是老师傅干完自己几节溜子,再帮新工人攉溜子。那时拼的是体力、毅力、耐力。“七级工、八级工,不如老百姓两席子葱”是当时矿工待遇的真实写照。到了八十年代,高档普采比炮采又先进了一步,150机组加单体支柱降低了矿工劳动强度。印象最深的是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