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72641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30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现状之分析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现状之分析与思考陈悦蕾发表于2006-11-3022:17:38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与深入,原本已经习惯了“刀耕火种”的教师们,纷纷“辞旧迎新”,全身心地融入了新课改。尤其是习惯了“一本教材一支笔,先分段落后释义,不忘中心思想字词句”的语文教师们,开始拾掇起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新课程理念,在反复地实践中,课堂逐渐形成了或主动、或探究、或合作、或以读为本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兴趣,师生的生命活力也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尽情的展现与释放。然而,就在这“江山一片大好”的形势下,
2、我们往往也会在不经易间发现几组耐人思考的镜头。镜头一:“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也许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质疑的缘故,也许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思想作祟的缘故,也许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根深蒂固的缘故,我们的语文老师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不失时机地问“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想帮学生进行质疑解惑。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提问可谓成千上万,然而能真正得到解决又有几何?在不知不觉中,语文课堂竟走进了由原本教师“满堂问”的一端走向了学生“满堂问”的另一端。似
3、乎教师如果在课堂中没有让学生有发问的机会俨然就成了与新课程背道而驰的“忤逆课”、“观念陈旧课”。某教师在执教一年级的《松鼠和松果》,出示课题后,问:小朋友,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顿时犹如条件反射,小手林立,学生们纷纷要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教师马上让学生们质疑,在老师“你说”、“你说”的串联词中,学生们“痛痛快快”地质了一次疑:“课文为什么要写松鼠和松果?”,“为什么鼠和果前面都要加个松?”,“松鼠是怎么样子的?”,“松果是怎么样子呢?”,“松鼠和松果之间为什么要用‘和’而不用’与’呢?”等等近三十个问题之多。
4、教师听后,满脸微笑,充满激情地赞叹道:“小朋友们,你们真会提问题,你们真棒!”我们不能说学生的这些问题没有道理,关键是,有些问题,我们可以有疑,但无须去解释。况且没有解释的价值。如果我们为学生一些无价值的问题去喋喋不休时,我们的学习就舍本逐末,甚至是寸步难行了。镜头二:“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上世纪,小组讨论已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盛行,直至新课改的今天,小组讨论依然风采不减当年,相反,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某些教师为了体现其课堂中“合作”意识的价值,往往会为了一些书本中早有现存答案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在叽叽喳喳一片热闹的氛
5、围中“顺利”解决问题,被冠之为“小组讨论”的结果。孰不知,这些答案不讨论学生也都早已明了。镜头三:“你真棒!你真聪明!”不知何时起,我们的课堂中忽然多了些“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诸如此类的鼓励性的语言。乍一听,感觉颇新,似乎信奉了几千年的“师道尊严”已被我们的教师给彻底瓦解了。但久而久之,我们也慢慢地发现,此类鼓励性语言竟成了教师们的“口头禅”,不管学生答得是否有道理,也不管对与错,当学生答完后,教师总要说上一句“你真聪明!”,或者煽动全班学生来一个“你真棒”。在不知不觉中,这种对学生的“欣赏”成了可有可无的“作秀”
6、。某位教师在一堂公开课上,从头至尾都采用此种“激励性”的表扬。一堂课下来,某听课老师作了一下系统统计,仅“你真聪明”一词的“出场次”竟高达36次。你说,这样的表扬对于我们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镜头四:“让我们来演一演”不能否认,让学生参与文本内容,走进课文,表演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它一改学生被动的接受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文本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方位展示学生自己的才华。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逾越了这个“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不姓“语”了。在我们日常的听课中,尤其是在一些公开展示课中,让学生“表
7、演”文本内容似乎成了一道“家常菜”,成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一剂“良药”。总要在课堂中,不管内容适不适宜学生演,来一句“让我们演一演”,让学生带上头饰,“痛痛快快”地演一把,学生是兴奋了,但效果究竟有没有,就不得而知了。某位三年级的学生说得好:“只要我们演得越滑稽,老师就越高兴!”。此话的含义也许只有我们当教师的能真正读懂它了吧!写着这几组镜头,笔者的内心却不停地在思索:我们的语文课究竟怎么了?是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了“作秀”?答案是毋容置疑的,教师,一个真正主宰着课堂的人。上述几组镜头,尽管执教的教师们在竭尽全力
8、“烘托”着学生这一主体,有时也的的确确地在想让学生处在主体地位,但终究是“师道尊严”这千年的束缚,使得我们的教师身不由己,变得言不由衷,感觉力不从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变成了一句口号,成为了一种标签,它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课堂教学的民主成了虚伪,学生的主体变得虚假,新课程所提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