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

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

ID:40260481

大小:14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29

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_第1页
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_第2页
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_第3页
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_第4页
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讲 清末新政评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述一、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二、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三、立宪派和国会请愿活动四、清末新政的性质和作用五、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六、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一、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清末新政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止,历时11年,是晚清时期第三次变革,也是晚清三次变革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它使中国的现代化正式全面展开。王树增的《1901年》:《罪已诏》:督办政务处:张之洞、刘坤一会奏《变法三疏》:袁世凯提出的新政条陈,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意义,成为变法改革的行动纲领:主要内容:(1),经济

2、方面,全面进行经济改革,发展民间工业,加强工业立法,确立现代企业的独立合法地位,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工业化高潮。(2)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建立新学制,确立现代教育体制。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壬寅,所以该年所拟订的学制被成为“壬寅学制”。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并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实施。(3)军事方面,

3、废除旧的八旗绿营等军事制度,载汰旧军,编练新军、巡警,建立新的军事制度。(4)政治方面,进行官制改革,推行预备立宪,即改变原业的君主专制制度,着手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现代政治原则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在立法制度方面,确定实行议会制度。在司法制度上,实行四级三审制和形式上的司法独立。行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了责任内阁制.二、清政府预备仿行立宪日俄战争的影响: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9月1日,慈禧公布《仿行立宪上谕》: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大方面的内容:首先是

4、官制改革,也就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等。其次是设立“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第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府厅州县和城镇乡尝试建立地方自治制度。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查馆和资政院将《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选举法要领》、《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上奏,当天即经批准公布。这就是所谓的《钦定宪法大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绪与慈禧去世.在立宪问题上,坚持以九年为预备立宪期.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

5、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重大信条十九条》(简称《十九信条》):“预备立宪”的和平过渡已经无法实施,被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的“预备立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立宪政体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也是近代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有效尝试。第二,清末预备立宪使当时的国人受到一次全方位的民主训练,从舆论宣传、集会结社、议员选举,议会活动等方面,人们从不同层次第一次亲身体验了民主的政治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民主政治素质

6、的提高。第三,清末预备立宪引发了当时思想界的进一步开放和解放,使思想文化界开始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启示:首先,政治体制改革难度,光依靠下层民众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负责引领进行才能顺利实现。其次,后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提出了暴力革命是否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佳途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引发对中国社会问题和发展道路问题更深层次的反思,这有助于今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三、立宪派和国会请愿活动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主要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张謇、汤化龙、谭延闿等.基

7、本主张: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召开议会,建立责任政府,以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能参与政权。形成有哪些特殊的历史条件?①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上层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提高,日益不满清朝现状,要求通过改革参与政权,维护自身的利益。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也引起了资产阶级上层的恐惧,他们在反对革命的立场上与清政府存在着一致。③为了抵制革命,欺骗舆论,清政府进行了所谓的“预备立宪”,这使康、梁等一批资产阶级上

8、层分子备受鼓舞。1905年是个关键之年: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谭延恺、丘逢甲分别建起湖北宪政筹备会、湖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团体,梁启超等人也在日本东京建立政闻社。主要政治活动:一是鼓吹君主立宪,以《新民丛报》为阵地,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结果以失败告终;二是发起恳请清政府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1908年夏,江浙的“顶备立宪公会”发动了一次立宪请愿运动.1909年6月,“国会请愿同志会”联合各商会,发动了第二次国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